A8:龙水湖/大观总第268期 >2023-07-14编印

伏元俊和他的作品
刊发日期:2023-07-14 阅读次数: 作者:□李小强 唐长清文/图  语音阅读:

北山孔雀明王窟

北山孔雀明王窟

北山弥勒下生经变窟

北山弥勒下生经变窟

北山泗洲大圣窟

北山泗洲大圣窟

孔雀明王窟伏元俊题记

孔雀明王窟伏元俊题记

  

□李小强 唐长清文/图
  绵延千余年的大足石刻,对于造像来说,工匠无疑是其间最主要的角色。从宋代开始,匠师们开始在造像龛窟中署名,并俨然成为一种时代的风气。在这些署名之中,主要有“文”氏家族和“伏”氏家族,其中,“伏”氏家族的代表匠师——“伏元俊”三字,在石刻中出现有4次,而且造像龛窟大多为石刻中的精品。
  在北山石刻中,署有伏元俊名字的作品有3个龛窟。

  孔雀明王窟(编号第155号)是一个高3.47米、宽3.22米、深6.07米的长方形洞窟。在窟内正中,雕刻孔雀明王,头戴花冠,面容端庄慈祥,上身披有荷叶形的披肩,胸饰璎珞,身绕披帛下垂于莲花座上,身有四臂,分别持有佛经、宝扇、如意珠和孔雀羽毛。在明王身下,雕刻莲花座,座下为孔雀,只见它头向右倾斜,双翅张开,似乎正欲载起明王远飞,胸部圆浑饱满,身后孔雀的尾羽,通过明王的身后,直达窟顶部,由此,既可以作为支撑洞窟的中心柱,又可以作为孔雀明王的背光。在洞窟的左右和后壁,刻有众多的佛像。在孔雀的背屏上,铭刻有“丙午岁伏元俊,男世能镌此一身”数字,可知该窟造像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之时,造像为伏元俊与其子伏世能共同完成。
  弥勒下生经变窟与泗州大圣窟相毗邻。
  弥勒下生经变窟(编号第176号),高2.72米、宽1.92米,深2.4米。正壁端坐弥勒佛像,头上部有天宫楼阁和毫光,其座下正中,为一双手举莲花宝座的石狮,其两侧各有一身一爪举座,一手拨弄绣球的石狮,在石狮之间,有手持乐器正在演奏的伎乐。左右壁雕刻众多的人物造像,表现的是《弥勒下生经》中描述的襄佉王和弥勒佛母梵摩越夫人向弥勒问法的故事。在问法图的下部,刻有经书中描述的弥勒世界美妙场景,如其中的“树上生衣”,刻一位老者正伸手在其上摘取衣服,来源于经书中叙述的“自然树上生衣,极细柔软,人取诸之”。在窟右门柱上,刻有一则题记,为“本州匠人伏元俊,男世能镌弥勒泗州大圣,时丙午岁题”。可知,该窟造像,也是伏元俊父子共同完成,时间也在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
  泗州大圣窟(编号第177号),高3.32米、宽2.2米,深2.54米,窟内主要是三位高僧造像,正壁为泗州僧伽和尚,头戴披风,身着袈裟,面容慈祥,双手拢于袖中,放于身前三角夹轼上,身后有高背椅,两侧有显露半身的侍者像,左像持锡杖,右像捧净瓶。左壁为宝志(志公)和尚,头戴披风,眼目深陷,颧骨凸显,左手持手杖,其杖头上悬挂有剪刀、拂尘等器物。右壁为高僧万回,结跏趺坐于椅上。在窟左壁门柱上,刻有“丙午伏元俊镌记。丙午年”题记,可知该窟主要为伏元俊雕凿,时间亦为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
  伏元俊雕凿的造像龛,除北山佛湾之外,还在距离北山10多里的中敖舒成岩石刻有作品留存。该处的第2号东岳大帝龛,高1.64米、宽2.04米、深1.56米,正中端坐一帝王像,面容饱满,双手捧圭,左右壁分别刻有侍者和天尊像。据造像题记可知,这身造像为道教神系中的东岳大帝,参与捐资造像的人物有“前本县押录”王谅,以及道教中人的王举、王用之,雕刻工匠为“都作伏元俊,伏元信,小作吴宗明镌龛”,时间为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
  从这些龛窟的营造题记来看,伏元俊大致生活在北宋靖康元年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26—1152年)之间。在弥勒下生经变窟内,伏元俊自称为“本州匠人”,也就是说,其籍贯为当时的昌州(州治在大足)。在舒成岩石窟中署衔有“都作”,据考,他是为当时昌州的都作院军匠,都作院,在北宋年间出现,属于军器监,一般在有物产的地方设置,其不仅仅制作军器,凡官方所需要的物品均负责制作,而同时与其营造的吴宗明,其署衔为“小作”,系统低级工匠的称呼。由此来看,伏元俊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地位,而且也与官方有较为紧密的联系。这一点,从其造像龛窟中出现的一些人物亦可略知,如北山孔雀明王窟有昌州“典史”刘安,舒成岩东岳大帝龛有“前本县押录”王谅,这些人物或多或少具有一定的官方背景,不过,他们的职位都不高。
  跟随伏元俊雕刻的人员较多,如伏元信、儿子伏世能、小作吴宗明,此外,在绍兴十七年至二十五年间(1147—1155年)营造北山多宝塔的伏小八,营造北山观音坡第1号地藏、引路王菩萨龛的伏小六,从其雕刻区域和人名来分析,应与伏元俊有关,有可能为伏元俊的侄儿辈。
  伏元俊雕刻的题材,在北山为佛教题材,在舒成岩为道教题材,可见二者兼有。这与宋代时期,大足一地儒释道三教走向融合密切相关。
  在伏元俊的作品中,北山的三个洞窟造像的艺术尤其为人称道。
  在孔雀明王窟内,中心柱的巧妙设计无疑是极具匠心之处,它将实用与艺术有机地融合于一体,在营建之前,大足境内基本上未见有此类中心柱的洞窟造像,该窟年代较早,体现出匠师敢于创新的技能。之外,中心柱的孔雀明王像和窟内三壁的小佛像,形成了以多衬少的氛围,更加凸显了孔雀明王的形象。毗邻的弥勒下生经变窟与泗州大圣窟,前者人物繁多,布列有序,主次分明,纷繁而不杂乱,体现出匠师对复杂题材驾驭的高超能力。后者主要采取高浮雕的形式,以其写实的手法,人物形态逼真,手法简洁明朗。
  综合这三个洞窟造像来看,在设计、雕凿上各有其艺术特点,可见匠师在处理不同题材时采取不同手法的匠心,由此可知伏元俊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匠师。
  时光远去,而今,伏元俊的名字,与他的作品依然在崖壁上留存,伫立于此,仿佛依稀可见看见伏元俊精心雕凿石像的身影,以及他的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