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要闻总第258期 >2023-06-30编印

在阅读这件事上,你不是一座孤岛
刊发日期:2023-06-30 阅读次数: 作者:□孔秀英(重庆)  语音阅读:
  

□孔秀英(重庆)
  虽然说读书是很个人的事,毕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是如果有人跟你一起读书,跟你分享他心中的哈姆雷特,也是一件相当惬意而且很拉风的事。说到共鸣处,你们大概率会相视一笑,甚至想要彼此喝个彩——好家伙,英雄所见略同啊!
  所见略同,意味着你的灵魂与另一个灵魂的相互靠近和彼此理解。茫茫人世间,理解是多么珍贵的缘分。不理解,一万句也顶不了一句。
  我近年来的阅读成长就得益于跟人一起读书。作为一个中年妇女,身陷家庭和职场的迷雾,看不到尽头,眼看着就是一讨人厌的黄脸婆。2016年的春天,朋友说,我们组织一个读书会吧。有时候读了一本书,真想找人聊一聊。
  读书会就这样成立起来了。6个女子,每半个月放下尘世纷扰,围坐在城市万盏灯火里的一盏下,叽叽喳喳地共游书海,自觉精神上亮丽了不少。读书会形式简单,分共读和散谈。大家兴趣不一,文学历史经济政治哲学法律医学心理学都有涉及,以致于我去逛书店时,在每一品类前都能点出不少我们分享过的书籍,有种一日看尽长安花的虚荣快感。虽然这花并不是自己亲眼所见,而是由别人转述出来,印象浅表,但这朵花也是留在阅读的花园里了,而且你还大致知道它的美,就感到非常地幸福。有兴趣的话,你就把那朵花搬到书房,仔细欣赏。我的阅读链就是这样拉长的。读了莫言的《丰乳肥臀》,就想去重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了卡夫卡,就想去挑战下雷蒙德·卡佛,或者卡尔唯诺,他们都那么让人费解;读过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就会很容易拿起洛莉·戈特利布的《也许你该找个人聊聊》;读了梅耶·马斯克的《人生由我》,了解了她的营养观念,对夏萌的《你是你吃出来的》就感了兴趣。
  在读书会书友的推荐下,我又加入了两个阅读群。群规很严格,每月要写书评,字数不论。我这样散漫的人,就适合这样被约束,于是逼着自己写下点点滴滴,几年下来,居然也有了数十篇。闲暇时翻翻,自得其乐。群友们来自全国各地,自是优秀者辈出,不仅月更,还日更。一位药剂师书友,每天打卡诗经,认真抄写,写阐释,接着又日更《楚辞》《世说新语》,那份毅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有位宁德的书友,自己建了个图书馆,不嫌麻烦地组织阅读分享和赠书活动,我也曾因完成了书评任务得到馆主赠的书和文创产品,雀跃不已。还有位是公司高管的书友,每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能领读《道德经》《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对历史文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书友群里粉丝不少。如果不是他的领读,我想我这一辈子都不可能拿起像《资治通鉴》这样的大部头,只是在跟读了一年多快接近完成一半目标后,因工作忙而停了下来,之后再没能跟上去。虽然挑战未成功,有些许遗憾,但书山书海处处有风景,别处风景也很美。
  得益于各类网络阅读平台的兴起,除了阅读群,你还可以在网络读书的评论区遇到许许多多的书友。对甚得我心的评论点个赞,对不同意见的有时也会去“杠上一杠”。有人提问,有人解惑。最开心的是自己也读得莫名其妙时,看到评论区有人也一头雾水:啊,这写的什么啊?你看看,在阅读这件事上,你并不是一座孤岛,就连不理解之处,也会有人跟你心意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