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侯小梅
诗词接龙、点字成诗、飞花令……近日,“悦享诗词传承文化”诗词大赛在大足区龙西中学举行,这也是龙西中学举行,让文明之风拂润校园每一个角落的缩影。
近年来,龙西中学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根本任务,以多种途径推动文明校园建设工作不断前进,在师生共同参与的浓厚氛围中绘就学校的最美文明底色,并于2018年成功创建“大足区文明校园”,2022年创建“最佳区级文明校园”,目前正积极申报“市级文明校园”。
校园的“鹅卵石画工作坊”内,错落有致地摆放着不少鹅卵石画,画作中有结合雨水、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或以大足石刻为蓝本绘制的,更有不少以花卉、植物等元素为灵感创作的。每周的社团课上,30多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鹅卵石形状,描绘出一幅幅色彩艳丽、栩栩如生的图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学校通过美育潜移默化熏陶孩子的心灵,鼓励大家争当文明好少年。
“学校同样重视劳动育人平台的搭建,目前我们已经建成综合实践劳动基地——躬耕园,里面配备有蔬菜园、中药材种植园、气象科普园等7个体验区,以此鼓励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田园。”龙西中学校长张建辉告诉记者,学校每周安排2节劳动课,聘请了专职教师、外聘教师上课,在躬耕园种植后,大家的凝聚力更强了,更热爱劳动了。
立德树人,成风化人,学习的地点不只是课堂上。“我们通过各种校内、校外实践活动,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学生,让学生们通过身体力行,争做文明小卫士。”张建辉介绍,学校积极开展文明好少年、清明祭英烈、向国旗敬礼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爱国爱党情怀;举行争创龙西好少年、文明小标兵等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从小牢固树立文明理念的同时,丰富文明校园的文化内涵。
2022年5月,学校将中小学背诵诗词上墙,建成“文化大足诗意龙西”传统文化走廊,《观沧海》《峨眉山月歌》《游山西村》……78首古诗词跨越时间长河,在走廊里静静流淌,教学楼走廊真正“动”起来、“活”起来,师生们只需在走廊中稍一驻足,便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
沿着文化走廊走出教学楼,便能看到“仁杰亭”,上面展览着学校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的模范之星,“在仁杰亭上开辟‘五育’专栏,展示龙西学子的风采,鼓励学生在优秀榜样的影响下成长,争当积极向上的好少年。”张建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