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 张玮 实习生 宾振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重生”发展,6月8日,大足区人民法院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走进企业开展调研走访活动。
据介绍,2022年5月10日,法院裁定终止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破产重整程序。之后,债权人会议表决未通过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破产财产变价方案》,法院裁定方式对管理人制作的《破产财产变价方案》认可。管理人于2023年5月12日10时至5月13日10时止在淘宝网阿里拍卖破产强清平台,采取互联网竞价的方式对重庆鑫业船舶件有限公司新厂区资产包进行第九次拍卖并成交。买受人亚星新重庆重工有限公司成功竞拍,为原破产企业产业继续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实现了“腾笼换鸟”。
为有效推进受让企业平稳过渡、快速发展,大足区人民法院邀请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深入厂区一线,与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工人座谈,详细了解企业“重生”后的经营发展规划、产值目标、遗留问题处置等,收集并协调解决买受企业接手发展中的一些具体困难,指导企业复产后妥善处理好原破产企业职工再就业等实际问题。
亚星新重庆重工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建国介绍,亚星新重庆重工有限公司目前注册资本1个亿,是民营上市企业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江苏亚星锚链股份有限公司是锚链制造龙头企业,专业从事高端船用锚链、海洋工程系泊链和高强度矿用链业务。公司50%左右的产品出口至美国、日本、韩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施建国透露,公司计划将对企业进行整体规划、改造、扩建,力争未来3年内产量达到3万吨,5年内达到5万吨。
“我们将持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积极构建更多有利于企业发展、纠纷化解、风险防范的法律服务机制。”大足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何肖川表示,法院将不定期对企业进行回访、座谈和法律宣传,了解企业司法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法院的服务保障,护航企业稳定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