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刘翰书
全市超70%动力电池由璧山制造、纯电动专用车在大足密集开发、200万㎡汽车电路板产能在荣昌形成……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区、全市现代化产业发展示范区,渝西地区正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扛起重大战略使命,实施一体化发展。围绕支撑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围绕强链、补链、延链、扩链,协同发力搭建一批创新平台,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开发一批特色产品,打造一批产业链条,加快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
按照《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倍增行动计划(2023—2027年)》(以下简称《倍增行动计划》),到2027年,渝西地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规模将实现倍增,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达到1000家,产值达到4000亿元。
渝西八区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方面有何产业基础?取得了哪些成效?接下来还将围绕目标怎样干?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产业基础扎实,是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顶梁柱”
70%、22%、60%——这3个百分比,分别对应璧山区在动力电池、转向器、DCT变速器三个细分领域占全市的产能份额。
经过3年发展,该区已初步形成“有速度、有体量、全链条”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态势,规上关联企业达115家,3年年均产值增长42.4%,突破500亿元。
在位于璧山的重庆弗迪锂电池有限公司,每6秒钟就有一块“刀片电池”下线,这些电池将作为“心脏”,搭载在一辆辆新能源汽车上。2020年3月投产以来,这家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企业已在璧山建成14条智能化电池生产线。其自主研发的“高集成刀片动力电池技术”,在同一体积大小下,利用率较传统电池系统高出50%以上。随着市场前景良好,公司正在着手启动新一个20GWH的项目,产能将扩充至55GWH。
中车恒通新能源客车、青山DCT变速器和电驱动总成、龙润汽车转向系统……目前,璧山区已初步形成“整车+三电+配套”的产业体系。同时,该区还紧扣成渝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目标,实施“千亿集群、百亿链主、亿元规上、万家创新”四大产业培育工程,力争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2023年突破600亿元、2025年迈过千亿大关,成为具有鲜明辨识度和全国影响力的核心零配件产业基地。
渝西地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优越、产业基础扎实、功能平台丰富、发展动能强劲,是我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顶梁柱”,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有基础、有优势。
今年2月,一个总投资32亿元的项目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片区(双福工业园)。该项目将对东风小康双福基地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升级为智慧工厂,建设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有影响力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江津专门制定了汽车产业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就是将传统汽车产业朝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转型。行动计划不仅瞄准“建成全市重要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生产基地”这一定位,还制定了系列目标: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比达到50%;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100家,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80家;推动50家传统零部件企业转型升级,力争汽车零部件领域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达到30家。
凸显特色化差异化,各区各显神通
在构建高质量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方面,渝西八区既坚持同向发力、协同发展,也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中凸显特色化差异化,各显神通。
“作为‘中国重型汽车摇篮’,大足在重型车、专用车、特种车方面独具优势。”大足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区已集聚8家专用车整车、300余家零部件生产企业,本地配套率超70%,还获批全市唯一的专用车特色产业基地。
为凸显特色和差异,大足立足专用车产业集群优势,出台了《大足区新能源专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优化提升工作方案》,支持重汽专用车、凯瑞特种车、军通汽车等开发投放续航能力长的纯电动新能源专用车,从而提升新能源专用车整车生产能力。
落户荣昌的重庆电子电路产业园项目在筹划之初,看准的是电路板制造产业,却在无形中对完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生态形成强势助攻。按照“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供应中心、中游中高端产品研发和制造中心,下游应用产业集聚中心等电路板全产业生态链”布局,该产业园已累计形成年产线路板600万平方米产能。弘耀、坦晋、比斯捷等制造汽车电路板的电子企业也纷纷扎堆,形成了年产200万平方米汽车电路板的生产能力。此外,荣昌还通过补链、延链,集聚了一批汽车塑胶生产企业。
潼南则拥有国内第一座电镀全产业链环保园区——巨科环保电镀工业园,目前入驻企业50余家,初步形成了潼南区电镀产业集群,主要为全市汽摩产业的重要表面处理作环保配套,服务对象包括长安、福特、现代、众泰、大众等企业的金属结构件、非金属结构件、精密加工及表面处理。未来,园区还将引进150家高端表面处理企业,带动产值近100亿元。
据了解,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渝西各区在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上有各自的空间布局和任务目标。
比如,璧山区优先发展动力电池、电驱、电转向、电制动、底盘等总成;永川区优先发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总成;铜梁区优先发展动力电池、电转向、电制动等总成;合川区优先发展电驱、电制动、车路网联、车身、内外饰等总成;江津区优先发展电驱、电转向、智能座舱等总成;潼南区优先发展动力电池(材料)、智能车控、内外饰等总成;大足区优先发展智能驾驶、底盘、车身等总成;荣昌区优先发展动力电池、热管理、内外饰等总成。
数智赋能,推动数字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合
4月27日,永川区与酷哇科技签署投资合作协议,酷哇科技将投资50亿元,在永川建设酷哇科技(西南)总部,打造酷哇自动驾驶功能车产业基地。双方将共同打造“智能场景应用+高端装备制造+研发中心”的产业体系,构建集智能制造、研发创新、数据处理、人才培育、测试应用为一体的自动驾驶功能车产业生态,为重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增添强劲动力。
“酷哇科技选择在永川落地,与永川作为全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所具备的优势密不可分,与永川的产业基础尤其是数字赋能产业发展密不可分。”永川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区已实现1576平方公里全域开放自动驾驶测试与应用,开放道路里程达到双向1385公里,现有L4级自动驾驶车辆52台,累计测试应用里程达190万公里,还开通了全国首条自动驾驶公交线,率先实现全车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成效全国领先。
为建设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特色产业基地,渝西各区正推动数字经济和产业深度融合,加快相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并结合各自实际,纷纷制定既相向而行、又各具特色的方案、行动、计划。
比如,合川区制定了《合川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方案》,确定了电驱动、电制动、车路网联、轻量化材料、汽车内外饰和汽车后市场服务“5+1”产业体系,明确到2027年规模以上汽车零部件企业数量达到150家、产值达到500亿元的目标。
“我们还积极对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等院所机构,借助专家力量对行业发展趋势、总体发展思路、产业发展路径等进行深入研究,为产业发展提供‘指路牌’和‘方法论’。”合川区相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到2027年,渝西地区将建设数字化车间100个、智能工厂15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