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李志峰张凌漪郑宇
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在渝高校新增备案和审批48个本科专业,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1个,撤销14个本科专业。
这些新增专业有何特点?撤销的专业是出于什么原因?在渝高校本科专业调整呈现出怎样的趋势?连日来,记者进行了走访。
新设专业呈现出以产业为导向的趋势
记者了解到,新增备案和审批的48个本科专业包括供应链管理、量子信息科学、智能建造工程、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飞行器设计与工程、智慧交通、数字经济等,涉及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四川美术学院等16所在渝高校。其中,西南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城市科技学院、重庆移通学院等高校新增专业较多,平均在4—6个。
“我们去年新增了供应链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专业。”重庆大学本科生院院长、教务处处长李正良介绍,加上此前新增的12个专业,该校近5年新增专业达14个,其中工学类占70%以上,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建造及智能制造工程等,“这正是学校主动适应产业发展趋势,在已有的工科基础上,新开设的‘智能+’相关的新工科专业,也进一步突出了学校优势特色。”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重庆师范大学,2018年—2022年,该校共增设6个新专业。“专业的调整是为了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学校教务处处长胡志毅说,比如面向重庆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学校增设智能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为服务民生所需,学校增设了教育康复学等。
“从全市层面来看,我们主要聚焦重庆市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指导高校新专业设置重点向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大数据等专业倾斜,推动地方产业和高等教育联动创新发展。”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处长蒋云芳说,在渝高校在新设专业上正在逐步树立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意识,探索将专业设置融入新兴产业需求,也在以新设专业为契机,推动专业建设的变革,越来越多的新设专业正在突破传统学科专业的壁垒,呈现出以产业为导向的趋势。
撤销专业多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
撤销的14个本科专业有哪些呢?据介绍,2022年重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7所在渝高校撤销了14个本科专业。比如,重庆大学撤销了机械工程、网络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动画等四个专业。
作为目前重庆唯一的一所985高校,近年来,专业撤销在该校并不鲜见。2018年至2022年,重庆大学共撤销了14个专业。原因何在?
李正良解释,以被撤销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为例,学校经过论证审定认为,该专业内涵过于狭窄,难以适应目前对于材料专业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撤销该专业后,学校集中资源建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如今,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
2020年,重庆师范大学主动撤销连续5年停招的风景园林和工业设计两个专业。胡志毅解释,风景园林专业与其核心学科(地理、旅游)融合程度较低,协同发展难度较大;横向校际对比,也较难与其他优势院校抗衡,而且专业师资进人难,原有教师成长偏慢,缺乏学科带头人,因此专业办学规模依然偏小,特色不突出。工业设计则是因为所需工学专业的教学实验设备、场地及其他硬件条件不充足,专业招生及就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决定撤销。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撤销专业的原因主要是该专业已经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难以适应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求,或者就业情况不乐观,招生数量逐年减少。
“这些年,高校专业布局不再谋求‘大而全’,而是重点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相适应。”蒋云芳说。
另外,记者从西南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以及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等本科、高职院校了解到,这些学校均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在全面调研专业建设情况、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本科专业优化调整方案。同时,建立起量化模型,对专业教育质量开展动态监测,及时调整淘汰与经济社会发展不匹配的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
定期发布专业红黄牌预警通报
教育部等5部门日前发布的《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明确,到2025年,将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新设一批适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学科专业,淘汰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学科专业。
在渝高校该如何应对?“新业态、新产业的不断涌现,自然要求高校在人才培养上跟上时代的步伐。”市教科院高等教育研究所专家说,专业优化调整的幅度越大,新开设、裁撤的专业越多,越需要防止盲目跟风,避免被短视的功利化思维所主导。
值得注意的是,短时间内大幅增加新专业,相应的师资质量、专业能力保障是高校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上也需要创新,并强化高校人才培养与市场、企业的对接。
蒋云芳介绍,下一步,我市将持续深化新工科建设,实施高水平理工大学建设计划,推动理工科专业占比50%的高校向理工科大学转型,不断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畅通专业退出机制。定期发布专业红黄牌预警通报,推动形成就业与招生、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深化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集中联合攻关,批量推进成果转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就业导向、高校自主”多元协同的学科专业调整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