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200期 >2023-04-03编印

只争朝夕抢抓机遇
为大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水利保障
刊发日期:2023-04-03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大足区水利局局长郭礼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赋予了水利新使命、新任务,是新时代新阶段治水兴水的根本遵循。新征程孕育新期待,大足水利面对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我们将敢闯敢干、唯实争先,力争上游、攻坚克难,与时俱进、突破创新,奋力书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足水利新篇章。
  以“重整行装再出发”的豪情,谋思路,绘蓝图,交出水利高分报表。为人民谋幸福,是水利工作的“根”和“魂”,也是我们提高水利公共产品有效供给和服务质量的动力源泉,顺应人民美好期待将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将倡导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抢抓国家水网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水安全保障规划》、重庆市“一核两网·百库千川”水利行动三个机遇,落实《大足区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对标水资源、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四个方面民生水利事项的短板,突出“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立足“人水和谐”的实际,抢抓机遇,提振信心,深化改革,赛马比拼,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
  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重创新,求突破,增强水利内生动力。大足区地处涪江、沱江的分水岭,境内无大江大河,无过境水量,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5.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564立方米,不及全市的三分之一和全国的四分之一,资源性缺水严重,独特的水情使得水利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提升水利公共服务水平和现代化保障能力,让水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群众,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水利人最为关心的大事。“引大济岷”长征渠引水工程川渝两地正加速前期论证,大足有望成为大渡河水入渝第一区;正在实施的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2023年大足境内管网全面完成。域内挖潜、域外引水、多源互补,将彻底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治水污,护生态,守护河库水清岸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我们将统筹解决好水问题,防控好水风险,保障好水安全,必须统筹协调水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综合施策、补齐短板,重点深化“河长+检察长”“河长+警长”等“河长+”协作机制,扩大部门联动效果;落实与安岳及市内毗邻区县河长制合作协议,推进跨界河流联防联控;建立完善河长述职机制,实施河长个人考核和履职成效评价;开展“一河一策”中期评估,着力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河道岸线管控等任务。
  以“再多磨难也无惧”的锐气,高标准,严要求,筑牢水利安全防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统筹发展和安全。我们将增强忧患意识,从注重事后处置向风险防控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降低安全风险转变,建立健全水安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全面提升水安全风险防控能力。主要聚焦四个“安全”:聚焦人饮安全,提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监控预警处置能力,持续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聚焦灌溉安全,改善农田灌溉条件,建设、储备跃进、上游等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聚焦防洪安全,继续推进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提档升级改造全区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聚焦抗旱安全,加快实施抗旱基础工程建设,抓住每场降雨过程,引水入库、入塘、入渠、入池,掌握防灾“主动权”,打好抗旱“保卫战”。
  以“直挂云帆济沧海”的魄力,重后扶,抓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我们将继续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聚焦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紧盯前沿、发展产业,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建设项目和蚕桑产业配套项目,高标准建设库区镇“一镇一景观、一镇一风貌、一镇一亮点”,逐步让大足区库区镇美起来、靓起来、兴起来。争取国家级示范和荣誉,蚕桑产业争创国家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配套缫丝厂落户,深化“桑+”产业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重任在肩,长风破浪。我们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思想武器、行动自觉、强大动力,为大足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