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理论总第56期 >2022-09-02编印

如何推进大足区中药材产业发展
刊发日期:2022-09-02 阅读次数: 作者:□李继升 李科良  语音阅读:
  

□李继升李科良 为探究大足区中药材产业发展模式与方向,现代农业园区办组织人员通过实地走访大足区智凤、珠溪、雍溪、玉龙、铁山、金山、高升、季家等镇街的企业和基地,对接市中药研究院、咨询有关专家、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开展调查研究,并形成此调研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概况
  (一)全国中药材产业概况。我国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中药材种植分布呈现不均衡性,从东北至西南由少增多。据相关资料显示,2021年我国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280万亩以上,从区域分布上看,在农业经济发达、中药材种植范围较大的华中地区、西南以及华南地区,中药材企业更为集中,资源更为丰富。从企业分布情况来看,我国中药行业产业链相关企业在广东、云南等地区发展迅速;政策方面,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22〕5号)文件,将重点在全国打造一批国家中医药临床研究和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基地。
  (二)全市中药材产业概况。重庆市现有中药材种质资源5832种,占全国药用动植物种类总数的48%;中药材资源蕴藏量163万吨,名列全国前茅。重庆市中药材种植已初具规模,2020年种植面积已达到122万余亩。在政策方面,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中药研究院等科研单位,加大中药材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集成和推广培训力度,提升中药材药性品质,增加市场品牌竞争力;市级财政每年也将切块下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包括中药材在内的优势特色产业发展。
  (三)大足区中药材产业概况。大足区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大足区铁山镇及周边区域从公元658年就开始种植白芷,《民国重修大足县志》及《大足县志》(1996版)也记载有半夏、金钱草、青蒿等多种中药材种植历史。全区中药材产业分布呈东西两片的双足鼎立态势,西部主要分布在铁山、珠溪、季家等镇,东部分布在金山、玉龙、石马等镇,全区现有中药材约2.15万亩,发展包括白芷、富葛、金银花、佛手、黄精等200多个品种,年总产量1.1万吨,产值1.65亿元。现已引进培育中药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家,建成中药材科技示范园1个。全区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中医药产业,在铁山、季家等区域已联动打造从种植、饮片到中成药的全产业链。

大足区发展中药材产业的优势
  (一)发展思路清晰。坚持“党建引领,共享共富”的工作原则,大足区中药材产业联合党委发挥牵头引领作用,植入“互联网+中药材”发展理念,构建“联合党支部+科研院校+企业+基地”的发展模式,突出发展白芷、富葛等重点食药同源产业,实施全产业链和城乡融合双引擎驱动,推动中药材产业农旅文商融合发展,培育大足白芷、大足富葛等地理标志品牌,将大足打造成集休闲、养生、保健为一体的健康产业强区。
  (二)市场需求巨大。分析全国药材市场发展情况,呈现4个特点。一是迎合银发经济发展趋势,截至2020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已增长到2.55亿人,通过中药养生、调养的保健方式已成为老年人养生的主要途径。二是药食同源产品需求持续增加,药茶、甜品、燕麦稀等药食同源产品迎合年轻人需求,2010—2019年,109个“药食两用”品种贡献了中药材80.06%的需求增长。三是产业发展模式升级,通过林下种植、间套作、轮作等30种中药材的生态种植模式的分析,发现生态种植较常规种植每亩年均增收4000余元,其中25种生态种植模式下的中药材,平均增产17.58%,如苍术和玉米间套作较常规种植增产45%,年均增收4000—5000元/亩。四是市场机遇显现,自2020年1月1日起,我国全面停止除中药以外的促生长类药物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进口,“替抗生素”中药类饲用产品需求势必持续增长。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未来5—10年,饲用产品对中药资源的需求量将远超过目前人用量,所涉及中药材的需求量将迎来新的持续增长。
  (三)政策机遇叠加。大足区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其中大安农业园区成功列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三大农业合作平台之一,由大足区与四川安岳县联合共建,规划范围涉及大足铁山、高升与四川安岳毗邻的合义3镇(乡)16村(社区),总面积12.86万亩(大足区6.66万亩,安岳6.2万),辐射区面积约47万亩,主导产业为“稻+”和粮药。大安农业园区在渝蓉高速铁山下道口附近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区,平坝区布局“水稻+”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丘陵区布局“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计划未来3年(2022—2024)完成投资约9亿元,打造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乡村振兴川渝样板区。大安农业园区现已初步探索出一条以绿色循环产业经济为主导,以整合项目资金和专项资金为抓手,以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为特色的发展路径,保障了粮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产业链条完善。全区中药材种植已具有一定规模,加工产业方面,祥源中药材加工厂已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建成厂区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生产线已正式运营;惟德农业公司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1个,辐射带动园区农户种植川芎、白芷等中药材1万余亩,年产量6000余吨,经过药材初加工后年产值约1.5亿元;重庆圣草源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已建成中药材种植基地2000亩,其中GAP示范种植园500亩,建成中药材初加工厂1个;重庆富葛实业有限公司在建精深加工厂1个,产品已申请专利35项,其中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其产品富葛鲜片是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2019年在渝创渝新乡村振兴大赛中获得三等奖,2020年在全国绿色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22年“富葛鲜食葛根”被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评定为全国第一批特质农产品。

大足区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目前,全区还未能出台单独的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扶持政策保障产业发展,而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前期投入大、药材生长周期较长、销售市场和价格不稳定、融资难、人工成本高等困难,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保障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生存发展。
  (二)技术标准执行不严。目前,全区大部分中药材产业仍保持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因缺乏相关植保、环保等意识,在种植过程中存在滥用农药、施肥不规范等问题,导致中药材品质下降。同时,因缺乏统一的产地加工标准,且加工设备简陋、仓储环境较差,多种药材混乱堆放,极大地影响了大足区中药材产地加工质量,产地加工规范性有待提高。
  (三)流通环节效率低下。大足区中药材流通呈现环节多、效率低的特点,中药材自挖采至销售,中间流通环节众多,存在层层加价等问题,人为增加了中药材与饮片的交易成本。
  (四)检验检测能力不足。大足区的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基本具备检验检测能力,但是中药材源头生产在农村,普通药农既缺乏资金购买检测设备,也难以招募到专业的检验检测技术人员,无法形成有效的检验检测能力,送至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耗时长、费用高,普通药农药商难以承受。

工作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坚持高位推动、规划引领,协调大足区发展改革委、大足区农业农村委、大足区科技局等单位提供政策资金技术支持,共同编制大足区“十四五”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摸清全区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突出重点中药材品类和相关业态布局,明确五年发展方向、目标和相应的政策扶持举措,为大足区打造成中国大健康产业强区提供支撑。
  (二)推进生态种植。转变全区中药材产业传统发展方式,实施中药材与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轮作或间作和林下种植等生态种植方式,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增加综合效益,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以大足区惟德药业有限公司的1500亩“川芎+水稻”轮作为生态种植示范片,通过实地示范讲解推广,带动全区中药材产业联合党委成员主动参与实施,壮大产业发展规模。
  (三)推动标准化发展。一是发展“互联网+中药材”。应用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对药材龙头企业的中药材种植、初加工、仓储、溯源、检验检测以及贸易等环节数字赋能,实现供需智能管理、种植生产监测、智慧仓储管理、质量可追溯,并以共享经济的方式提供给联盟成员单位。二是建立电子检测平台。中药材重点产区可采用引入数字化快速检测技术、建立检测中心以及与市中药材研究院等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合作等形式,帮助当地药农药商辨别药材内在质量,促进质量提升。
  (四)打通终端消费市场。一是开发保健食品。以白芷、富葛、金银花等中药材产业为重点,以企业为主导,开发如白芷茶、葛根粉、凉茶等保健食品,提升产业附加值,扩宽市场消费渠道。二是加强文化植入。将大足区中药材产业发展与石刻文化相互联结,向社会征集设计石刻文化与药材文化相融合的中药材产品包装,并引入全区中药材企业统一包装和使用,提升大足中药材产业影响力。三是拓宽销售市场。发挥党建引领带动作用,引导中药材精深加工厂与本地药企、合作社、种植大户等签订购销协议,从本地保价采购药材加工生产和外销;加强铁山镇中药材交易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打造有效的中药材批发与零售市场,同时引导全区医疗机构、药店等市场主体积极与本区药材产地对接,通过市场化机制,选购优质药材销售,带动本土药企快速成长。
  (五)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中药材联合党委+初加工企业+精深加工企业+科研院校+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发展共同体,中药材产业联合党委定期邀请各药材经营主体交流技术、产业发展经验、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发展难题,加强政策支持;科研院校专家通过科技特派员、企业聘请、结对帮扶等方式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初加工企业与精深加工企业建立加工合作关系,由初加工企业将农户药材统一收购并进行初加工后再送精深加工企业加工,减少精深加工企业初加工环节,节约生产成本。
  (六)组建乡村劳动力库。构建“产业联合党委引导、镇街政府指导、市场运作、管理规范”的劳务用工模式,发挥村社干部联系群众纽带作用,承担劳务联系人职责,摸排调查本村(社区)劳动力资源,建立清单名册,并通过微信群、QQ群等方式搭建起连接农村剩余劳动力供需双方的桥梁,组建乡村劳动力库,实现企业用工需求与闲置劳动力精准匹配,在有效解决农业企业普遍面临的用工难问题的同时使乡村劳动力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