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江观察记者文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涉及千家万户,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2021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取得明显成效督查激励名单。作为“重庆母城”的渝中区,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成效明显”上榜。
截至去年底,渝中区启动实施了145个老旧小区约450万平方米的“逆生长”改造,入选全国首批城市更新试点城市。透过这份成绩单,我们来看渝中区是怎样把老旧小区改造“整巴适”的。
资金筹措在“统”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既能极大改善居民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又有利于增加有效投资、促进就业、扩大住房消费,已成为改善大民生、促进内循环的又一新风口。
我市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点多面广,仅靠财政投入远远不够。渝中区跳出政府“大包大揽”思路,厘清政府、社会和居民三方责任边界,用四招吸引社会“旁观”变“参与”,实现了社会协同办,改造更有效。
一是引导社会力量“主动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通过直接投资、间接投资、捐赠等方式参与。如戴家巷改造项目由政府出资,通过“微整治”带动业态升级,居民自发开展室内装修或运营临街房屋,形成各具特色的小店,目前已成为都市游的热门打卡地。
二是推动政府企业“合作投”,依托更新地块、重点工程、特许经营权等资源,灵活选择政企合作模式。
三是明确国有企业“运作投”,国企通过深挖资源,合理拓展增值服务收益空间,形成可持续收益。
四是带动专营单位“积极投”,理清部门和专营单位责任,分工协作共同改造。
同时渝中区还出台文件,明确了居民参与老旧小区公共服务出资份额。如加装电梯出资50%等,改变了政府“无限兜底”的常规做法。
后续管理在“细”
老旧小区之所以“老旧”,很大程度上源于管理缺失。和改造工作本身比起来,后续管理问题同样需要关注。
渝中区在改造中制定《渝中区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规程(试行)》,研究提出涉及消隐患、补功能、提环境、留记忆、强管理的五个方面52项改造清单,让各小区居民按需“点菜”;现场评审设计方案,邀请居民代表参与提出意见,逐项明确改造措施;“一栋一策”细化具体方案,实行市、区、部门、街道四级审定和专家评审,切实提高项目转化效率,形成管理服务良性循环。
围绕后期治理环节,渝中区深化推广“党建+物业”管理模式,构建社区党委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社区物业服务中心联动机制,成立68个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实现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全覆盖;优化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等级评价机制,建立以环境卫生和收费率为考核依据的考核机制,指导各社区物业服务中心开展差异化、“清单式”服务,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调查显示,改造后的小区居民购买服务意识和意愿显著提高,平均收费率从过去不足30%提升到84%,有的社区达99.5%以上。
区域增值在“质”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在改善民生的同时,还肩负着促进城市功能更新和带动片区品质提升、促进消费增长等任务。
渝中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平台,有效整合城市更新、棚户区改造、道路管线整治以及养老托幼、卫生健康、文旅、农贸商超等相关资源,最大化发挥各方乘数效应,推动小区功能更完备、运行更智慧、生活更舒心。
围绕群众的现实需要,渝中区加强教育、医疗、文化、养老、保障性住房等公共服务供给,构建小区“10分钟生活圈”。运用大数据、数字内容等技术,增加智慧消防、高空抛物监测等基础内容及智慧停车、智慧垃圾箱等特色设施,全面提升老旧小区智慧化管理服务能力。引入社区商业,为居民提供洗衣、修鞋、配钥匙、快递收发等便民服务,居民满意度平均达95%以上。
针对老旧小区多地处中心地带、建筑相对密集的地理特点,渝中区充分尊重城市特有历史文化,采用微改造、巧利用边角地等方式,“减量、增绿、留白、提质”,保留山地建筑特色,增设“坡坎崖绿地”等城市微景观,承载城市风貌、保留城市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