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看重庆总第835期 >2025-10-30编印

永川周末经济新引擎:群众体育“燃”动全域消费
刊发日期:2025-10-3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永BA﹄在陈食街道开赛。

﹃永BA﹄在陈食街道开赛。

  

□渝西都市报记者潘玥希/文刘灿/图
  2025年秋季的周末,永川的“日程表”被体育填满。重庆市足球超级联赛(以下简称“渝超”)永川的两个主场赛事相继擂响战鼓;陈食街道的“永BA”篮球赛激战正酣;石笋山的爱情马拉松,让奔跑的步履与山水风光、浪漫传说交织成一幅动感画卷。
  赛事一场接一场,人流一波接一波。记者观察到,群众性体育赛事的火热,正搅动着永川消费市场的一池春水,让“周末经济”呈现出火爆之势。

精准引流:从赛场到市场
  与传统的观光旅游不同,体育赛事具有强大的定向引流能力。
  在“渝超”联赛永川主场外,随处可见身着主队球衣的球迷。他们不仅是呐喊助威的“第十二人”,更是拉动消费的“生力军”。比赛日傍晚,体育场周边的餐馆、饮品店座无虚席。“最近两个主场周末,下午五六点就开始上客,基本都是来看球的。翻台率比平常周末高了至少五成。”一家火锅店老板告诉记者。同样,周边停车场、便利店、KTV的生意也水涨船高。
  这种“赛事+消费”的模式在“永BA”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陈食街道的篮球赛,将竞技场直接搬到了群众家门口。每当夜幕降临,赛场周边的夜市摊点人声鼎沸,烧烤、冰粉、玩具摊的营业额直线上升。“下午两三点就有人来吃烧烤,五六点下班高峰,很多球迷开车过来,边吃边等比赛开始。晚上九点半、十点比赛结束,还有不少人回来喝酒聊天,营业时间都延长到凌晨两三点。”陈食烧烤摊主何里说。
  一场球赛,盘活了一个街区的夜经济。市民王先生专程从永川城区赶来:“这里氛围特别好,既有精彩球赛,又有地道美食,还能和朋友一起热闹,以后有比赛我还来。”

情感增值:从激情到消费
  体育赛事自带高情感附加值。胜利的狂喜、虽败犹荣的感慨、并肩作战的情谊,以及共同见证的集体记忆,这些澎湃的情绪需要找到宣泄和延续的出口。而这个“出口”,往往就是消费。
  一场精彩比赛结束后,球迷们意犹未尽,相约大排档把酒言欢,复盘赛事,这催生了“赛后经济”。在陈食街道烧烤一条街,嗞嗞作响的烤肉散发着香气,食客们一边大快朵颐,一边热烈讨论着刚刚结束的“永BA”赛事——有人回味关键进球,有人点评球员表现。“边看球赛边吃烧烤”已成为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十月限定快乐”。游客谭庆感慨:“篮球的热情加上烧烤的烟火,特别让人觉得开心。”这种由情感驱动的消费,是“体验经济”的典型体现。人们不再仅仅为产品本身付费,更是为比赛过程中的紧张、激动、感动与归属感付费。

时空重塑:从一日到周末
  群众性体育赛事,特别是像“渝超”“永BA”这样系列化、联赛制的赛事,有效地将“周末”这个时间概念,塑造成了永川一个极具吸引力的消费空间。它们改变了以往“白天看景,晚上走人”的浅度旅游模式,通过将赛事活动安排在周五晚、周六全天或周日上午,自然而然地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来看球的、来打球的、来跑步的,以及他们的亲友团,都需要在永川解决住宿问题。这使得永川城区的酒店在周末迎来了持续的客流。一位酒店经理表示:“以商务客为主的周一至周四相对平稳,周末因为赛事带动,入住率显著提升,‘周末房’变得紧俏起来。”
  这种“以赛促留”的效果,打破了工作日与周末的消费“温差”,让永川的“周末经济”版图从核心商圈向体育场馆、特色街道、风景区乃至广袤乡村扩展,形成了一个多层次、立体化的消费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