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综合总第828期 >2025-10-21编印

大足区入选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
刊发日期:2025-10-2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赵欣
  第十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正在山东青岛举行。10月17日,记者从版博会重要单元2025国际版权论坛上获悉,2025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地区正式公布,重庆市大足区成为入选的全国15个地区之一。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市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整体向好的发展态势。
  “大足拥有丰富的民间文艺资源,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提供了坚实基础。”大足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大足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达119项,其中国家级2项、市级25项、区级9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71人,其中国家级1人、市级23人、区级147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0个,其中市级3个、区级1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5个,市级3个、区级2个。
  近年来,大足立足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形成了以大足石刻文创园为核心,以中敖火龙、万古鲤鱼灯舞为两大特色非遗品牌,辐射带动其他民间文艺产业的“1+2+N”的产业体系。
  一系列举措为大足的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带来了显著成效。该负责人介绍,首先,版权意识与产业效能双提升,通过大力开展版权宣传周、版权知识普及动漫等强化版权宣传活动,全区版权保护意识有效提高,大足石刻文创旗舰店系列文创产品销售额达300万元,“昌州陶”非遗系列产品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第二,版权转化与产业融合双激活,比如,建成了大足石刻博物馆当代艺术馆等三大展馆,引入非遗作品版权保护数字化平台,推进传统技艺作品确权上链,创新开发AR石刻导览系统,获软件著作权6项,累计服务游客超百万人次等等;第三,版权质量与创新生态双促进,比如,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万古灯舞入编《重庆市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刘能风“牧牛图”和“鲤鱼跃龙门”分别入围第十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和优秀民间艺术表演作品终评等等。
  未来,大足区将依托大足石刻文创园等创新平台,拓展大足石刻文化内涵和外延,激活民间文艺版权价值,开发以“大足美学”为IP的文创产品,组织作品登记、版权转化和版权保护工作,深化版权研究交流,进一步推动版权价值实现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