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儒学(重庆)
秋天,我回到乡下老家,秋风吹来菊花的芳香让我陶醉。
因为有了菊花的绽放,秋天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也因为秋天的到来,菊花变得更加娇艳动人。于是,我便走出老屋,径直向开满菊花的山坡走去,老家后面的山坡和草坪正被菊花点缀着。那些开得金黄金黄的菊花,在秋阳的照射下,黄得更加耀眼,黄得更加逗人喜爱。那在秋风中摇曳着的花瓣,格外的好看也充满着诗意。放眼望去,花瓣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以它那独有的姿态,傲然绽放于枝头,散发出淡淡的、却足以沁人心脾的芬芳,好一片黄灿灿的美景。
这里曾经是集体的农场,那时的农场却是人人都想去的,农场里除了种一些桃树、李树、柑橘树等果树外,就是种一些柴胡、白芷、菊花之类的药材,主要是为队里创收。可菊花在这些药材中见效最快,头年种上第二年就开花。也许因为菊花不娇贵,它们的生存能力极强,只要有土壤的地方,这种菊花就能生长,而且繁殖得特别快,那时菊花也是最好卖的。由此,农场的那片山坡上便种满了菊花。
每年秋天,菊花开放的时节,那山坡上到处都是开得金灿灿的菊花,远远地看去,一簇簇一片片地点缀着山坡、草坪,山野上遍地的金黄,到处都呈现出只有菊花盛开的季节才有的美丽。也是山里最热闹的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来到这山坡上摘菊花,人们便可以得到摘菊花的人工费,虽然很少,但能挣到现钱。于是,不光是大人们放下手中的活儿来摘菊花,就是小孩放学后也提着篮子上坡摘,摘着金黄的菊花,闻着菊花淡淡的幽香,听着大人们的说笑声,也和小伙伴一边摘一边打闹,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开心。
菊花开放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田野里,稻谷金黄,果实累累;果园里,苹果红了,梨子熟了……人们在忙碌的收获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也许是由于队上有这么一个农场,人们便利用摘菊花和卖菊花的收入,支撑一些日常生活之需,成了邻村向往的生产队,更成了邻村姑娘梦想嫁来的队,队里的农场更是成了全队人心中的骄傲。每到深秋,菊花的芳香不光是让全队的人陶醉,也让邻村的人陶醉,金黄的菊花也似乎在他们心中开放,菊花的幽香也点缀着他们的梦境。
土地承包到户后,农场也相继承包,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便把菊花和果树挖掉,种上了见效快收效高的葡萄、西瓜等,可生存能力极强的菊花,不管是在土边,或者坎上、石崖缝中,只要有阳光照晒的地方,都像草一样照样生长着,而且也不在乎环境,更不计较得与失,在深秋依然开出金黄的菊花,这给秋天增添无尽的色彩。尽管如此,人们仍旧来摘菊花,山上仍充满着欢笑声。
菊花不仅映衬出山村的美丽,还点缀着我儿时的记忆。走在山坡上,原来种的果树已被杂草覆盖而多半枯死,到处都显得荒芜起来,只有路边、地头、山坡上盛开的菊花,把秋天点缀得五彩缤纷,更让山村里多了些亮丽的色彩。那在秋风中摇曳着的菊花,一簇簇,一丛丛,一片片,在阳光下绽放着灿烂的笑脸,似乎让我又回到了童年的记忆中,可再也找不到记忆中采摘菊花时的欢乐,只默默地观赏着菊花绽放的美好与浪漫。
我常常想起古人对菊花的赞美。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一种超脱尘世的闲适与自在;李清照“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而苏轼的“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更是赞美了菊花在寒冷中依然傲然挺立的品质……菊花似乎总是与高洁、坚韧、淡泊等品质联系在一起。它不与百花争艳,在万物凋零的秋季独自绽放,不畏严寒,不惧风霜。即使是在最寒冷的日子里,它依然傲然挺立,散发着属于自己的芬芳。
走进那片菊花的世界,仿佛踏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仙境。黄黄的菊花,灿烂夺目,它们或含苞待放,羞涩地躲在绿叶之后,或怒放盛开,毫不吝啬地展示自己的美丽。每一朵菊花都像是秋天的诗句,流淌着秋天的色彩与激情;每一朵菊花更像是秋天的画笔,将秋天描绘得五彩斑斓。菊花的香气,不似玫瑰那般浓烈,也不及茉莉之清新,但它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沉醉其中。那香气,似乎能穿透人的心灵,带走所有的烦恼与忧愁,留下的是一片宁静与安详。闭上眼,深深地吸一口气,那香气便在鼻尖萦绕,久久不愿散去。
我再回头向山下望去,山下那些砖瓦房或小洋房,现在多半已空着,山里人都举家外出打工去了,山下似乎显得空空荡荡的,只有山上开得十分艳丽的菊花,还在诉说着当年的热闹。这时,我看见一位老人坐在菊花丛中,他就是当年在农场里干活的人。他用手摘下一朵菊花,看了看,又闻了闻,似在回首着什么,又似乎在守望着什么?我没有打扰他,只转身慢慢沿着开满菊花的小道走去,让他静静地感受着这菊花带给他的也许是美好的回忆,也许是长长的期待。
我抬头看看山坡上的菊花,似乎开得格外灿烂,开得更加艳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