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日报记者杨晨吴明鸽
近日,记者从綦江区应急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綦江区围绕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防汛、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等重点领域,着力构建跨领域、全流程的智能应急感知体系,通过新增应急“鹰眼”设备与整合多部门监测资源,有效提升全域风险预警与应急响应能力。
“我们新增了29个应急‘鹰眼’,这些‘鹰眼’的安装位置避开了林业部门的林火监测系统、水利部门的水文监测系统,避免重复监测,让资源配置更高效。”綦江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科工作人员黄锐增告诉记者,綦江区还打通了与公安、林业、水利等多部门的数据壁垒,接入各类感知设备共计6000余个,涵盖智慧林火监控系统、萤石云河道监控系统、雪亮工程监控系统及灾害风险视频监控系统,“新增‘鹰眼’弥补了监测盲区,多部门设备整合扩大了覆盖范围,为风险研判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智能支撑。”
9月22日,在虹桥小区居民楼顶,重庆市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预警指挥灾害风险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工作人员张涛正在检查应急“鹰眼”设备。“我们会不定期对设备进行巡查维护。”张涛说,日常维护重点关注支架和线路完好度、铁塔稳固性,发现问题第一时间组织维修,保障设备24小时稳定运行。
“应急‘鹰眼’的监测半径能达到10公里,能清晰捕捉山区林地的异常烟雾。”黄锐增说,若监测到异常情况,值守人员会及时上报指挥中心,由指挥中心调度力量展开救援工作,同时通过“鹰眼”持续跟踪现场动态,为制定处置方案提供可视化支撑。
这种“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闭环管理模式,已帮助綦江区成功预警并处置了小规模森林火情等风险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加密视频监控点位,依托AI等智能识别技术实现灾情自动识别,让应急管理更精准、更高效,为公共安全治理和自然灾害防治筑牢安全保障,守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黄锐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