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815期 >2025-09-24编印

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培育和发展人力资源市场
助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
刊发日期:2025-09-24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记者谭显全
  退役军人,作为国家精心培育的重要人力资源,是推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今年以来,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怀揣着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实现从军事人力资源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力量的华丽蜕变。通过用心培育和发展退役军人人力资源市场,不断强化教育培训力度,持续优化服务保障体系,以勇于担当、积极作为的精神,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路保驾护航。


就业岗位送达“家门口”

  在今年“春季老兵招聘月”专场招聘会上,27家企业满怀诚意,精心准备了950个岗位,吸引了312名退役军人踊跃求职。最终,89人成功达成就业意向——这是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2025年交出的首份就业答卷。
  为攻克“退役军人渴望留本地就业,却面临岗位适配度不足”的难题,该局创新性地推出“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服务模式。线上通过搭建“大足就业群”平台,动态发布46条企业招聘信息,让退役军人足不出户,便能及时掌握最新岗位动态,如同拥有了一个贴身的就业信息小秘书。线下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定向推荐195个专职消防员岗位等举措,精准对接退役军人就业需求与企业用工需求,实现人才与岗位的“双向奔赴”。针对下岗伤残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累计帮扶58人实现再就业,并为104名失业人员建立技能培训台账,为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实现就业梦想搭建起坚实的桥梁。此外,通过公务员定向招录、通过银行转账等方式发放一次性补助金1334.75万元等政策举措,为退役军人铺就一条“稳岗路”,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大足区高坪镇退役军人邓川在今年防汛救灾的紧要关头,主动放弃休假,毅然带领“突击队”转移群众42人、排查隐患点9处。他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的担当精神,也激励着更多退役军人积极投身地方建设,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军创先锋闯出“新天地”

  近年来,大足区在政策扶持军创企业方面持续加大力度、精准发力。该局联合区人力社保局、农业农村委等多个部门,为退役军人提供“创业担保贷款+税费减免+财政补助”的全链条支持,为军创企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其茁壮成长。2024年,累计发放补助16万元,为军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第三届全国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大足区军创企业大放异彩、成绩斐然。代表重庆市参加决赛的5个项目中,大足区占据2个席位。最终,拾万镇将军村黄汉涛的《皮蛋变“金蛋”非遗创品牌》项目荣获“生活服务业”赛道三等奖,中敖镇天台村涂科强的《智慧蚕桑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得“乡村振兴”赛道优胜奖。同时,该局积极推荐军创企业参评2025年大足区“十佳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足区十佳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大足区十佳新农人”,并推荐1人参评最美重庆人,通过树立典型、榜样引领,充分激发了退役军人的创业热情,也彰显了军创企业的创新活力和无限潜力。
  退役军人邓天文创建重庆天之兰装饰艺术设计有限公司后,不仅累计为500余名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其中30余名为退役军人,还搭建了“军创企业创新发展研讨会”平台,汇聚47家企业负责人,推动资源链接与项目合作。他宛如一位领航员,引领着更多退役军人在创业道路上奋勇前行,成为退役军人创业领域的标杆人物。

川渝协作拓宽“就业圈”

  无人机驾驶、全媒体运营……这些培训课程紧密贴合市场需求。2024年,大足区为257名退役军人开展线下培训,涵盖10个新兴工种,并推动电工、叉车等传统工种与上岗证实现“直通”,让退役军人掌握一技之长,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针对川渝退役军人异地培训结算难题,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与四川安岳合作,共建“退役军人孵化基地”,共享技能培训资源,联合举办“金秋老兵招聘月”活动,吸引400余人参与,82人达成就业意向。此外,通过“学历提升+技能培训+创业辅导”的组合拳,助力348人享受高等教育学费资助,73名退役大学生复学,79人通过专升本免试入学,为退役军人提升综合素质、拓宽就业渠道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力支持。
  在川渝协作区域联动中,大足与安岳签署就业创业合作框架协议,推动6个村、2家企业达成产业合作,以“兵支书”集体经济为载体,促进毗邻村社资源整合。退役军人冉义明带领雍溪镇石堡村发展花卉基地、打造特色品牌,将曾经的贫困村变为美丽乡村示范村,成为川渝协作的生动范例,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
  大足区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大龄退役军人就业难等挑战。对此,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提出三大对策:一是强化服务体系,依托市、区、镇三级平台,实现用工信息与求职需求精准匹配,提高就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如同为退役军人就业安装了“精准导航”;二是深化教育培训,将免费技能培训范围放宽至2011年以来退役士兵,增设消防、复合型技能等课程,提升退役军人的就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为他们打造更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三是加强区域协作,持续深化川渝毗邻地区合作,推动岗位互推、培训资源共享,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注入新动能,拓展新空间。
  当前,大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正以“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书写新时代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的精彩篇章。正如邓天文所说:“退役军人的战场变了,但担当从未改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退役军人们正以另一种方式续写忠诚与奉献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