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谭显全
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优良的营商环境宛如一片沃土,滋养着企业茁壮成长。今年以来,大足区经营主体总量突破8.57万户,新发展率达7.71%。这一亮眼成绩,离不开大足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的默默付出。该窗口秉持“三心三能四零”服务理念,以实际行动为企业发展铺就坦途。
“三心”开启营商“暖心之旅”
“三心”服务,如同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企业前行的道路。
在“事前开心”无忧准入方面,该窗口创新“三链融合”工作法,推出“口述即办”等特色服务,还在工业园区设置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建立“1+N”全域通办体系。胜邦管道有限公司行政主管吴振刚办理法定代表人变更时,真切感受到了“开心入门”的便捷。他感慨道:“这次在市场监管‘一站式’窗口提交申请后,不仅当天就拿到了新执照,税务登记信息、社保参保单位信息以及‘物业服务备案’信息都通过平台自动更新,省去了多头申报的麻烦,这才是真正的‘一件事一次办’!”
在“事中舒心”优质体验上,该窗口开展“一次上门、全程帮办”服务,组建“流动服务队”。任我飞跃(重庆)广告有限责任公司的李总监对此深有体会。他回忆说:“以前光是市场监管这块,就得准备几套材料,跑不同的地方,现在一个窗口全搞定。提交材料后,电子营业执照秒发,连银行开户信息都自动同步更新了。刚出大厅没多久,银行客户经理就打电话来确认账户信息,这‘一站式’服务效率确实高!”
在“事后放心”发展基础方面,该窗口创新监管范式,建立“审管联动”机制,构建信用监管体系,完善信用修复机制。这一系列举措帮助42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营造了“有求必应、无事不扰”的监管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发展。
“三能”激发经营“活力之源”
在“三心”服务为企业开启暖心之旅后,该窗口还以“能快则快”“能优则优”“能好则好”的“三能”服务准则,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建立“7×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推出“经营范围套餐包”服务模式,让企业办事“能快则快”。重庆航烨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经办人王女士深有感触:“在企业设立登记时,一次性提交材料,审核通过后电子执照直接推送手机,银行也通过共享平台获取信息主动联系开户,真正实现了‘一站集成、无感衔接’,省时又省力。”
构建“智慧预审+情景式导办”服务新模式,针对特色产业定制“一业一策”服务方案,服务质量“能优则优”。来采精密机械负责人谭总表示:“工作人员引导我们在集成平台填报,材料一次提交、信息一次核准,执照生成同时信息推送合作银行,这种高效集成的服务实实在在为企业减了负。”
此外,该窗口创新设立纾困解难办公室,开通企业服务直通车,为企解忧“能好则好”。今年已协调解决企业各类疑难杂症82件,办结率达100%。同时,建立企业全生命周期回访机制,完成新设企业回访392家,对意见建议实行“清单化”管理,限时办结率达100%,让服务更有温度。
“四零”树立窗口“服务典范”
“四零”目标如明亮的灯塔,为窗口服务指引着方向。该窗口以“业务零失误、审批零差错、服务零距离、群众零投诉”为目标,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
擎起阵地“党建红”。该窗口组建党员攻坚队、设立党员示范岗,开展“领导干部走流程”等活动,推动业务办理时效提升50%,群众满意度达99.9%。
严把过程“质量关”。该窗口构建“AI智能预审+人工专业复核”双轨质控体系,建立“交叉互审+定期会审”机制,开展“登记质量专项抽查”行动,今年发现并整改问题63项。
延伸服务“辐射圈”。该窗口试点推行“流动服务车”便民服务新模式,推出“远程视频帮办”服务,建立“区镇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开通节假日办理通道,今年累计办理上门业务98件、远程帮办服务156次。
搭建民心“连心桥”。该窗口开展“微笑服务”活动,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建立“好差评”制度,开展“营商环境体验官”活动。今年获赠锦旗20余面,连续两个季度被评为“红旗窗口”。
大足区政务服务中心市场监管局窗口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深化“三心三能四零”服务理念,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