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渝周刊·龙水湖总第812期 >2025-09-19编印

瓜苦秋香
刊发日期:2025-09-19 阅读次数: 作者:张从辉(重庆)  语音阅读:
  

□张从辉(重庆)

  夏瓜秋甜。在我的记忆里,秋天正是乡下瓜果飘香的季节。
  黄瓜的青脆、南瓜的香糯、还有地瓜的回甜……然而,唯有苦瓜的清香让我至今念念不忘,甚至还有些情有独钟。
  “买菜买菜,新鲜的蔬菜。”
  “全用的农家肥,没用化肥哟……”
  大清早,小区楼下便开始有了卖菜的吆喝声。
  因为快退休了,一切工作都慢慢闲了下来,每天起早锻炼和买菜便成了我的一种习惯。也许是图个方便吧,更或许是一种莫名的情愫在心中萦绕。我买菜不去超市,更喜欢一大早去小区附近的人行天桥的地摊上买。这些卖菜的都是附近郊区的农民,而且大都是些六七十岁,甚至还有八十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都是把家里吃不完的菜拿到城里来卖的。据他们讲,因为现在国家政策好,老年人坐公交车免费,进城特别方便,一来到城里看看热闹,二来顺便摆个地摊,将吃不完的蔬菜卖了还可以换些现钱。
  “这苦瓜多少钱一斤?”竹篮里一摞摞翠生生的苦瓜吸引了我的目光。那纺锤形的身子裹着深绿的皱皮,像被岁月揉出了细密纹路,一看就知道苦瓜特别的新鲜,因为顶端还坠着嫩黄的小花。
  “随便給,随便给。”卖菜的大娘特别热情爽快。大娘衣着得体,甚至还有些讲究,我有些疑惑。
  也许大娘看出点什么,一个劲地笑着说:“因为今天是教师节,我是到城里来看儿子的。”大娘谈起自己儿子特别骄傲和自豪,因为他儿子今年被评为优秀教师,还说这苦瓜原本不打算卖的,可太多吃不完也就浪费了。说完急忙打开竹篮后面用塑料布遮着的大半背篓苦瓜。交谈中当得知我也是教师时,大娘突然不说话,一个劲地将背篓的苦瓜往竹篮里放,直到放不下了才说:“一家人,不用收钱。”等我还没反应过来,大娘已背起背篓快步走了很远了,只听得大娘边走边回头:“记得过几天把竹篮放在原地方!”
  不知为什么,此时我的眼睛有些湿润,小时候关于苦瓜的往事突然涌现了出来。
  其实我小时候是极怕这苦味的,甚至筷子碰都不碰。当初我就很纳闷,这苦瓜又苦又难吃,为啥子没被大自然淘汰呢?后来我去问叔公,叔公微笑着对我说:“你娃儿不懂,其实苦瓜还有一个名字,叫半世瓜。”可我越听越不懂了,母亲就笑着说:“如果你觉得苦瓜很苦,很难吃,那说明你还很年轻,等到有一天,你突然觉得苦瓜不苦了,甚至于还有些好吃,那时候就不再年轻喽!”母亲后来还说,这苦瓜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君子菜”,等你明白了,人生或许已经过去一大半了。
  母亲最会做这道“君子菜”。她不用刨子,只拿菜刀细细削去瓜瓤,露出里面泛着青白的果肉,再斜切成薄片,撒把盐腌上片刻,逼出些苦水。油锅热了,蒜瓣炝出香味,倒下苦瓜翻炒,不消片刻,那深绿便浅了几分,边缘微微卷起,淋点生抽酱油就能出锅。
  那时候母亲常常鼓励我们:“尝一尝嘛,苦过就会甜了。”我耐不住母亲的劝,夹起一筷放进嘴里,初入口时,那股清苦味儿直直往舌尖里钻,下意识便想要吐掉,可咽下去没多久,喉间竟也漫开一丝淡淡的甜,像雨后青草的气息,清清爽爽。
  后来参加工作,每当夏日食欲不振的时候,也学着母亲的法子炒苦瓜。热油下锅的瞬间,熟悉的香气扑来,忽然就懂了苦瓜的好。它虽是从不讨人喜欢的菜,没有西瓜的甜、黄瓜的脆,却凭着一身清苦,在燥热的暑气里开辟出一方清凉。就像日子,偶尔免不了苦滋味,可嚼着嚼着,总能品出些回甘来。
  如今再看那皱巴巴的苦瓜,越看越觉得亲切。因为它带着土地的质朴,也藏着生活最本真的味。
  不过苦是真的,甜也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