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渝周刊·龙水湖总第812期 >2025-09-19编印

平静如莲
刊发日期:2025-09-19 阅读次数: 作者:杨福成(山东)  语音阅读:
  

□杨福成(山东)

  人常道追求平静,却鲜有知平静为何物者。平静非死水一潭,亦非槁木死灰,乃是内心深处的澄明,是灵魂不为外物所摇的安宁。世人每每以为避世深山,闭目塞听,便可寻得平静,殊不知平静乃是一种生活的状态,是于纷扰中自持,于喧嚣中自守的境界。
  平静难得。
  博尔赫斯说:“追求平静在我看来是一种比追求幸福更合理的野心。”
  山间老僧,终日默坐,眉宇间却锁着愁云;市井小贩,终日吆喝,脸上倒漾着安然。由此可知平静不在外境,而在心境。有人居于闹市,心若古井,波澜不起;有人隐于山林,心似狂涛,昼夜不息。平静者,非逃世而得,乃是在世而不从属于世之智慧。
  现代人追逐平静,往往求诸外物。有购静音耳机者,有置隔音窗者,有访名山古刹者。器物虽精,环境虽幽,然心中喧哗未止,则一切徒然。我见过有人携高级降噪设备,却在地铁中焦躁不安;亦见有老者坐于街角,车马喧嚣中诵诗读书,神情专注如入无人之境。可知真正的静,是心灵的过滤器,能于万象纷纭中择其清音。
  哲人言:平静不是没有风暴,而是在风暴中仍能保持灯塔般的稳定。人生海海,风波难免,智者不求风波止息,但求内心有锚。那锚或是坚定的信念,或是深刻的自知,或是对生命本质的洞察。有了这锚,纵使外界惊涛骇浪,内心仍有一方宁静之地可退守。
  追求平静之道,不在加法,而在减法。非是要增添什么,而是要剥除层层叠叠的伪饰。减尽浮华,方见本真;退尽喧嚣,乃得清静。古人云“为道日损”,正是此理。我们内心本自具足平静,只是被太多欲望、太多计较、太多恐惧所覆盖。追求平静的过程,即是不断拂去心上尘埃的过程。
  最深沉的平静,往往在经历大风大浪后获得。犹如海面,暴风雨后格外平和;犹如大地,动摇后格外宁静。人必曾极度动荡,乃能真正欣赏平静;必曾极度迷失,乃能真正珍惜清明。那些看似轻而易举的平静,多少带着些未经世事的稚嫩,而历经沧桑后的平静,才有了一种厚重的质感。
  夜观星空,忽有所悟:星辰运行亿万年,不慌不忙,不争不抢,却自有其秩序与节奏。真正的平静,当如这星空,容纳万千而自有法度,包罗万象而井然有序。人心若能达到这般境界,则无处不是净土,无时不是安宁。
  追求平静者,当知最终平静不在远方,不在他处,就在此刻转身向内看的那个瞬间。当我们停止向外追逐,开始向内探寻,平静便如睡莲,在心的最深处缓缓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