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义华
9月18日,关于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的各种纪念作品刷屏。吾辈自强,勿忘九一八。不曾忘、不敢忘、不能忘。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前我国的历史教科书提到抗战,说的是历时8年,后来才改为14年。
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都经历了什么?笔者查阅了大量资料,除去抗战史专家的研究论述外,有两个容易被忽略又值得关注的人物。
一是抗联老战士李敏。李敏生于1924年11月,1936年冬12岁时加入东北抗日联军,曾任黑龙江政协副主席,2018年7月逝世,享年94岁。从2002年起,李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腔赤诚的爱国情怀,开始呼吁尊重东北局部抗战事实,将8年抗战改为14年。
二是原黑龙江政协副主席洪袁舒。2016年,在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黑龙江政协副主席洪袁舒提交了关于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提案。当年6月,教育部做出回复。2017年1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文件,要求各地中小学生教材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2017年9月,各地中小学生教材关于此说法的修改全部落地。此提案的落实,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黑龙江广电台在2017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前夕,精心策划制作了一期新闻访谈节目《抗战始于九一八》。在访谈节目中,抗联老战士李敏深情回顾了她在抗联的烽火岁月。从穿林海跨雪原到吃草根啃树皮,从大小几百次战斗到有时候战斗到最后一个人。作品中穿插了提案人洪袁舒的采访,并深刻阐述了这个提案通过的重大意义。该作品荣获第28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在新闻访谈节目《抗战始于九一八》参评中国新闻奖的推荐理由中写道:抓住中小学历史教材将抗战8年改为14年的话题,核心谈话李敏、洪袁舒等是推进此事的关键人物,有效传递出数字调整背后的故事和提案通过的重大意义。
在纪念九一八事变爆发94周年的特殊日子,关注将推动8年抗战改为14年的两个关键人物李敏与洪袁舒,也是有意义的。这件事充分尊重了中国东北局部抗战的事实,使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体系更加完善。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经典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歌声穿越时空回响到今天,一直在提醒我们勿忘悲壮历史、吾辈更当自强、阔步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