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806期 >2025-09-11编印

从﹃糊涂账﹄到﹃明白纸﹄
重庆为融资主体开﹃阳光账单﹄
刊发日期:2025-09-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重庆日报记者黄光红
  2025年3月,重庆启动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以下简称“明示工作”),让贷款利率、费用一表见底,成本、期限一目了然。同时,结合辖区消费金融公司聚集特征,在全国率先将明示贷款成本的主体由企业扩展到个人。
  试点以来,此项工作既让金融消费者有了“明白借钱、安心用钱”的获得感,也夯实了银企互信基石,以金融透明化改革撬动了产业能级跃升。9月10日,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的数据显示,试点仅4个月后,这张“贷款明白纸”就已覆盖全市3.57万笔贷款、涉及资金693.52亿元,受益者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以及个人消费者。

解构融资成本,让企业一眼看懂每一分钱去向

  重庆某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汽车零部件十余载,今年,由于其经营规模扩大,迫切需求新增融资。重庆银行第一时间上门送政策、送方案:将该公司存量2400万元贷款一次性下调利率60BP,直接为其“降息”减负;当场新增1300万元流动资金授信。双方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贷款各项成本的收费总额、收费主体、支付周期等被逐一明示。
  最后算下来,该公司综合融资成本不到3%,其中评估、抵押等费用由银行全额承担,企业“零附加”轻装上阵。
  “原来只盯利率,没算杂费,一看综合成本吓一跳。好在评估费、抵押登记费由银行买单。这真划算!”企业负责人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重庆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明示工作启动以来,该行指导银行机构与企业共同填写“贷款明白纸”,把利息、评估费、担保费、中介费等所有成本一项不落“晒”在表里,让企业“一眼看懂”每一分钱的去向,切实维护其知情权和选择权。

精准匹配信贷产品,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重庆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因下游客户付款方式主要为商业票据,其应收账款兑现成本高达5%以上。在大多数情况下,该公司为了流动资金周转,不得不付出高成本贴现,企业负责人一直为该问题而发愁。
  前段时间,重庆农商行主动上门服务,向其讲解专精特新及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明示贷款融资成本,赢得企业信任。而后,该行为这家企业精准匹配“专精特新贷款”,将其综合融资成本降低到2%以下,还主动为其提供银行承兑汇票服务。
  得益于此,该公司不用通过高成本贴现来获取流动资金,解决了发展的后顾之忧。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