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叔公吴鸣和烈士:
乙巳夏末,值此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跨越巴山蜀水,终至川陕交界处的通江。这片曾被热血浸染的土地,90年后的今天,青山巍巍、松柏苍苍,庄严肃穆。站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旧址之前,不仅仅作为一名瞻仰者,更是作为您的后辈,怀着一颗虔敬与追思之心,来赴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祭拜您我的叔公——吴鸣和烈士。
微风拂过,林涛起伏,仿佛带我们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试图想象您当年的模样:一位满怀理想、信念如磐的革命者。年少时便胸怀大志,先后在成都新学、四川讲武堂求学,曾任熊克武部连、营长。1927年,您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武汉国民政府工作。您自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中走来,随叶挺、贺龙将军转战江西、福建、广东,一直南征至汕头。肩负党中央的重托,您又与吴玉章、刘伯承远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格勒军事学院和苏联高等炮兵学校深造。1930年回国,被中共中央派往鄂豫皖苏区工作,又随铁流般的红四方面军入川,在这片巴山蜀水间,为苦难深重的中国探寻光明之路。您曾任红四方面军总部参谋、红十一师参谋主任,运筹帷幄,参与指挥了鄂豫皖苏区第二次反“围剿”和川陕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硝烟弥漫中,您与无数战友以青春和生命为墨,书写着红军北上抗日丰碑和中国革命壮丽史诗的川陕篇章。
1933年,您在一场激烈的战斗中身负重伤,最终将最后一滴热血洒在了我此刻脚下的通江土地之上,壮烈殉国。更令人扼腕的是,您牺牲时,膝下无子嗣传承香火,也未能亲眼得见为之奋斗一生的新中国。您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民族解放与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叔公,您和千千万万如您一般的先烈,用生命铸就的,正是不朽的抗战精神之基!在民族危亡的至暗时刻,正是你们所代表的这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支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并在其后的全面抗战中得到了最广泛的发扬和最深刻的体现,最终汇聚成赢得伟大胜利的磅礴力量。你们是抗战精神当之无愧的先驱与铸魂者!
今日中国,已如您所愿,山河无恙,盛世繁华。您长眠的通江,也已旧貌换新颜,成为了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您和战友们的故事被后人传颂,您和先烈们的名字已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更烙印在我们的心间。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谨以此文,奉上后辈最深的哀思与最高的敬意。愿您与所有为国捐躯的先烈们安息。你们的精神,如同这通江的青山绿水,永世长存,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砥砺前行!
侄孙 吴嘀 敬上
于四川通江川陕革命根据地旧址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