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广睿达推出的大气污染指纹图谱技术,利用全国5000多个环境监测站的公开数据,建立32类“污染指纹”库,覆盖工业、扬尘、机动车、生物质燃烧等多场景污染源,实现每小时更新,已成功应用在多个城市的大气污染冬防攻坚战。
目前,广睿达已拥有258类CV算法、108类数据算法、120类无人机场景算法,成为重庆目前低空场景智能监管领域AI算法最多的公司。
企业需要融资,扫码提需求,人工智能“助理”会快速推荐最匹配的银行产品。在重庆市企业码上服务平台(渝企码)就能做到这一点。
重庆中科云从科技有限公司是渝企码的主要能力输出方,其“面向数字化、智能化治理的银河人工智能与智能体服务平台”入选重庆市2025年人工智能典型应用案例名单。在拉萨高新区,该平台的智慧食安监管模块通过AI实时监测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大幅提升监管效能。
“人工智能+”赋能超大城市治理
更聪明也更温暖
在超大城市治理方面,人工智能更是为重庆带来了新的“体验”,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重庆开始“追云望雨”。
在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联通流域2800余个自动气象站、32个水文站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雷达回波动态监测,“知天·沙坪坝区防汛决策指挥系统”能清晰追踪降雨回波的移动轨迹。通过不同颜色标注雨量数据,防汛预警态势一目了然。
市气象局依托数智气象·四天系统,实现暴雨预警提前量达63分钟。建成了纵横贯通的预警工作体系,连通26个市级部门和682个区县部门,涵盖102万名应急责任人,其中包含6.5万名基层网格员,实现预警信息1分钟直达基层责任人。
基层治理千头万绪,如何提升问题反馈和解决的效能?两江新区人和街道依托数字重庆AI底座,在智治平台打造“老旧小区精细化治理”特色场景。该场景运用17个智治平台组件、贯通21个应用,归集数据29.6万条,接入落图感知设备8.44万个,让管理更精细、群众更满意。
以电动车进楼栋这一“痛点”为例,过去从发现到处置,至少需要半小时,如今,从智能感知设备监测后当即预警到工作人员赶往现场处理,整个过程不到10分钟。
据统计,目前人和街道隐患及事件处置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60%,推动矛盾纠纷同比下降15%,事件平均响应时间缩短至24小时,群众对问题解决的满意度提升至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