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龙网记者梁浩楠
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全面提升科技成果产业化效能,分类分层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创新孵化载体,日前,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联合发布《重庆市加快建设高质量产业创新孵化载体工作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提到,将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建设,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打造覆盖“源头创新—孵化加速—产业化落地”的全链条模式,形成具有重庆辨识度的产业创新孵化体系,助力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具体来看,重庆将建设科技型企业孵化器、特色创业孵化社区两类产业创新孵化载体,实施五项产业创新孵化举措。
增量提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比如,鼓励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利用闲置楼宇、闲置厂房、低效用地、新型产业用地(M0)等,联动高校、科研院所汇聚技术、项目、人才等资源,引培结合新建一批专业化、特色化、国际化的特色孵化器、加速器、产业研究院等。
打造特色创业孵化社区。比如,聚焦高校、大院大所、大企业等周边区域,发挥创新资源、产业资源、配套服务的溢出效应、辐射能力、带动作用,探索打造一批差异化、特色化布局的创业孵化社区。
五项产业创新孵化举措,则包括选育科创成果和项目团队、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强化产业孵化协同联动、推动资本项目精准对接、场景牵引技术走向市场。
比如选育科创成果和项目团队,重庆将围绕新一代智能终端及智能装备、空天信息、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支持各类孵化载体深度对接重庆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技术转移机构、产业协会学会等,深度挖掘国内外优秀科技成果和项目团队等。
再如提升科技服务支撑能力,重庆将加速发展科技服务业,增强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等科技服务业效能;推动孵化载体提升技术熟化和工程化能力,建设概念验证、小试中试、检验检测、产业化推广等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引入AI大模型等数字化工具,用好“智汇攻关”“成果快转”“码上科服”“渝工创新”等一件事应用平台场景,提升孵化质效等。
此外,重庆还将实施一系列保障措施,建立健全产业创新孵化载体建设工作协调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区县联动,落实两类孵化载体主体责任,形成协同高效、支撑有力的产业孵化服务矩阵;同时还将加强评估管理和氛围营造,支持各类孵化载体承办国家级和市级创新创业赛事活动,打造区域特色产业创新孵化活动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