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西都市报记者钟梅
提到养鸡场,人们通常会把脏乱、异味联系在一起。然而,在永川区双石镇五龙桥村的重庆外婆篮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外婆篮公司),先进的智能养殖系统彻底颠覆了人们的刻板印象。在这里,10万多只蛋鸡享受着智能养殖系统带来的舒适生活:住上了“空调房”,吃上了“营养餐”,喝上了“自来水”。
8月15日,走进两个面积均为1800平方米的立体化养殖厂房,科技感扑面而来。鸡群生活在3层、6层的立体鸡舍中,环境干净整洁,没有令人难闻的异味。
从事养殖业20多年的公司负责人黄昊熹看着鸡架上悠然自得的鸡群,感触颇深。他说,得益于智能通风换气系统和水帘循环系统,养殖厂房温度保持在舒适的25—28℃之间。过去养鸡从喂食、捡蛋到清粪,样样靠人工,不仅规模受限、效率低下,风险还高。现在完全不同了,上料、上水全部由智能系统控制,事无巨细地确保鸡群随时享用精准配比的“营养餐”和清洁的“自来水”。鸡粪自动清运系统随时清运鸡粪,时刻保持养殖厂房卫生。
养鸡变得如此省时省力,还得益于智能系统覆盖了鸡场运营的各个环节。记者在养殖厂房看到,产出的鸡蛋顺着鸡笼下方的专用槽道自动滚落、汇集,在中央集蛋系统的传送带上平稳输送,整个流程几乎无需人工干预,仅需六七名工人就能完成后续的分拣、打包和装箱工作,最大程度保障鸡蛋的新鲜度。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了养鸡的污染难题,外婆篮公司配套安装生物发酵处理设备。养殖厂房产生的鲜鸡粪通过传送带直接输送至发酵罐,经过生物发酵和烘干处理,最终转化为干燥、无污染的有机肥。
黄昊熹算了一笔账:两个养殖厂房每月能产出100多吨有机肥,年产量达1200吨左右,以500—600元/吨的价格计算,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超过60万元。
“智能环境带来的舒适度直接促进产蛋率的提高。”黄昊熹说,公司主要以鸡蛋销售为主,目前公司存栏蛋鸡10多万只,日均可产蛋6—7吨,年产量超2000吨,可实现产值3000多万元。同时,公司从源头把控,使用优质豆粕、玉米、麦麸、高粱等原料配制饲料,并采用多种中草药制剂(如清瘟解毒、青蒿常山颗粒、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口服液等)进行疫病防控,保障鸡群健康安全,从而确保鸡蛋的优良品质。
黄昊熹表示,下一步,公司将对智能养殖系统进行更新,引入更智能的机器人巡检,利用AI技术实时监测养殖厂房每只鸡的健康状况,预测鸡的生长趋势,自动优化调整饲料配方和环境参数,让工人的工作更轻松、鸡的生活更舒适、公司的效益更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