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报记者廖洋
电力巡检、农业植保、应急救援……如今,低空经济正以多样的姿态融入人们的生活。
自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加速。面对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双福工业园积极布局低空经济赛道,推动低空经济“蓄势起飞”。
强龙头 激活低空经济“新引擎”
高原区域从事地质勘探、戈壁地区配合电网基建、山火现场开展明火扑灭……“驼峰”500重载无人直升机,已在多个高难度任务中崭露头角。
这款由双福工业园企业重庆驼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驼航科技)自主研发的“双福造”重载无人直升机斩获多项大奖。
“该款机型主要从事重载运输、精准投放等,产品系统稳定性、可靠性、运载能力均为行业领先。”驼航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驼峰”500重载无人直升机最大载重为280公斤,广泛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
作为重庆低空经济的代表性企业之一,驼航科技致力于“驼峰”系列纵列式重载无人直升机研发、生产及特种航空运投方案实施,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光靠一家飞不远。”驼航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企业发起了“驼峰重载联盟”,旨在共同推动重载无人机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促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驼航科技的成长,是双福工业园培育壮大低空经济企业的缩影。
“低空经济作为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它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双福工业园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工业园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不断加大招引培育力度,强龙头、延链条,力争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乘数效应,让低空经济的“新引擎”持续释放强劲动能。
聚链群 夯实产业协同“硬底盘”
低空经济要飞得稳、飞得长远,不仅需要龙头带动,也需要众多高新技术应用的协同发展,更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撑。
走进重庆测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测威科技)展厅,满满的现代感和科技感扑面而来。测威科技于2019年落户,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企业很快实现了从“科研小作坊”到规模化生产的升级。
“公司产品已形成自主可控的专利体系,在反隐身测试、隐身维护支持等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测威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
位于测威科技不远处的重庆自行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自行者科技)发展势头同样强劲,该企业率先研发出国内首款全国产化三轴硅光陀螺,解决了制约传统光纤陀螺发展与应用的体积大、成本高等难题,性能领先全球。“公司产品可广泛用于重载无人机、稳定平台、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等导航定位、定向、姿态控制和伺服控制。”自行者科技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司将不断迭代升级技术,打造“体积更小、成本更低、性能更好”的产品,持续引领硅光陀螺新航向。
此外,工业园还有一些企业也正在加速步入低空经济赛道,如谟绅科技(重庆)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先进发动机管理系统成功应用于一款创新设计的400CC二冲程水平对置四缸无人机发动机,实现了从摩托车电子控制系统领域到无人机领域的跨越。
如今的双福,已形成从核心部件到整机研发、从场景应用到运维服务的产业链条,低空经济产业集群正加速聚集。
优生态 筑牢创新腾飞“硬支撑”
科技创新贯穿低空经济全产业链,是支撑其快速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良好的发展生态能够有效汇聚创新要素资源,提升创新整体效能,是工业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工业园的一流营商环境,为我们抢占低空经济赛道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和发展空间,全方位的服务也给足了我们发展信心和底气。”重庆宇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燕科技)是一家以无人机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致力于智能航测无人机、全自动机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的研发。说起工业园的营商环境和优质服务,企业负责人赞不绝口。
在深耕产业链的同时,工业园不断增强要素保障,推动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布局“人才链”,持续优化创新创业沃土。
“产教融合不仅能助力校企共赢,还能有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重庆交通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校无人机测绘技术专业依托宇燕科技,打造了无人机应用一站式服务平台,师生与企业员工共同研发无人机智慧巡检系统等科技成果,已获授权专利32项,形成了“教、培、学、训、研、产”深度互融的“校中厂、厂中校”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