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重庆)
川渝夏天的绿,空中一洗如碧,亦如自然界馈赠我的清凉饮料,让人神清气爽。这次甘南之行,是一次接受爱国主教育的红色之旅。
汽车奔驰在笔直开阔的高速路上,途经遂宁市,突然眼前一亮,一条宽大的江上架着一座大桥,一座崭新的城市伫江而立,江面水域开阔,水质清澈,江水如玉带绕城,浩渺而美好。经过一个又一个的隧道,越过一座又一座的山,临近陇南地区,重峦叠嶂,山林茂密,山高谷深,河流湍急,这里的山形地貌既有北国的雄奇险峻,又有南方的钟灵毓秀,堪称最像江南最不像西北的城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首出自《诗经·国风·秦风》,描绘了陇南地区秋日水边苍茫景象的古诗,把“陇上江南”的美推到了极致。
陇南市位于陕西、甘肃和四川的交界之处,处于秦巴山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三大地形交汇区。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诞生地、秦人与秦文化的发祥地、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的古战场、汉代《西狭颂》摩崖石刻等文化遗产星罗棋布,氐、羌、藏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融,形成独特多元的异域风情和民俗文化。
我们入住的是陇南市高铁站旁边的一家酒店。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素有“巴蜀咽喉、秦陇锁钥”之称。在白龙江及支流北峪河、沟坝河、福津河沿岸的黄土坪上,沿途有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及商周时代武都白马氐族的寺洼文化等古遗址。难怪在后来行走去临夏市的途中多次看见马家窑彩陶的大型瓷器肃立路旁,瓷器上的水浪纹、卷草纹、蝌蚪纹和蛙形纹,其他还有圆点、凹弧形三角纹等,无不打上几千年前古人文明进程的精神密码。
临长江大道旁是白龙江,江面很窄,但是水流湍急,一路狂奔,奔向嘉陵江,汇入长江。漫步白龙江江畔,两岸青山相对,房屋楼宇错落。江岸两侧,群山环抱,夜晚清风徐来,华灯初上,在群山峻岭中,武都城区如漆黑天空中镶嵌的粒粒宝石垂挂在夜空中,城市拥山而眠,夺目而又静谧。这是一座安静的城市,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人群鼎沸,即便有民众在街边跳广场舞,我们也没有听见刺耳的伴奏声,长安国际购物广场也只有少许的市民在走动,只听到白龙江的江水在欢快流淌。
第二天早上,我们从陇南市出发,经兰海高速到达迭部县腊子乡腊子口战役纪念碑。腊子口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东北部,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门户,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腊子口是红军长征途中最后一道险关,它是岷山山脉的一个重要隘口,周围都是陡峭石崖,如刀劈斧削一般,中间是一个宽8米左右的隘口,腊子河从峡口奔涌而出,抬头望去,只见一线青天,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俄界会议之后,确定了北上的目标,此时,红军遭受敌军四面包围,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狭窄的路口江水在咆哮,密林中的乌鸦在呱呱鸣叫,敌军的碉堡伫立完好,我似乎听到呼天抢地的呐喊声,炮鸣雷霆的大炮声,地动山摇的怒吼声,摇旗呐喊的胜利之声,腊子口战役,是红军长征路上少见的硬仗,通过正面强攻与迂回战术突破国民党守军防线,经两天激战攻克天险,以弱胜强、出奇制胜,打出了军威,打开了进军甘肃挥师北上的大门,为后续部队顺利进入陕甘地区开辟了通道。“云贵川”苗族小战士英勇善战的故事传遍了全军。腊子口,中国革命的红色地标。茫茫岷山雪,永远铭记着彪炳史册的红军长征,巍巍那腊子口,坚强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
当天下午,我连续开了四个小时的车跑了三百多公里回到入住酒店,这是我有史以来开车最久的一次。此时已接近傍晚,晴朗的天空突然陡变,雷鸣电闪,大雨如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一场及时的雨,也是一次再次涤荡我心灵的大雨。经过这次甘南的红色之旅,我的脚步会更加豪迈,心智会更加成熟,目光会更加坚定。从此,心有所依,心有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