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并强调“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指明了奋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大足区卫生健康委积极践行“总书记有号令,党中央有部署,重庆见行动,卫健抓落实”,全面落实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担当作为、锐意进取,在创先争优赛马比拼部门考核中,二季度获“快马”奖,涉及的民生报表指标连续两个季度获A档;1月份,更是被评为第四届全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一、“石刻医心”铸魂,锻造新时代卫健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社区。这要求卫健队伍要深入基层,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大足区卫生健康委坚持以基层为中心,将发展壮大医疗卫生队伍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全力打造新时代卫健队伍。一是品牌赋能,特色矩阵激发党建活力。以五项行动淬炼“五心”,培育“石刻医心”党建母品牌,相关经验获全市推广。构建“石刻医心”品牌生态体系,打造“1+92”品牌矩阵,形成“石刻医心杏林红脉”“石刻医心·防癌前哨兵”等特色子品牌,为服务保障中心大局汇聚起强大“品牌势能”。二是机制创新,党建业务融合提质增效。以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为牵引,构建赛马比拼、“一把手”例会、常态化“三服务”等“五项机制”。通过“绿黄红”三色预警管理,推动数字医学影像互认率等核心指标保持A档,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三是强基铸魂,政治建设引领发展航向。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教育学习500场次,形成“书记领学+党员互学”机制。实施“双示范”工程,入围1个第二批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推荐单位。四是先锋引领,打造过硬医疗干部队伍。打造四维先锋矩阵,成立党员先锋岗60个、党员示范岗99个、党员突击队16个、党员志愿服务队53支。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6场次,服务群众5.4万余人次,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二、持续扩容提质,筑牢医疗服务体系根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解决优质医疗资源供给不足、分布不均的难题,构建优质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指明了方向。大足区卫生健康委将资源下沉与布局优化作为主攻方向,通过构建“区—镇街—社区”三级联动服务网络,让优质医疗资源直抵群众身边,既破解基层服务能力薄弱的痛点,又实现健康服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提质升级。一是锚定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医院周期性评审,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3家卫生院在“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中获国家通报表扬。通过“内培外引”优化卫生人才队伍,新增国家万人计划专家等高层次人才6名,建设岐黄学者彭清华工作室,吴绮楠博士入选重庆市医学领军人才。二是改革驱动发展内生动能。持续推进DRG付费改革纵深发展,大足区人民医院DRG付费工作获评优秀等级。在数智治理领域,全面落地并高效运转“社会·渝悦·疫智防控”等数字健康重点应用,提前完成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上云用云工作,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与智能分析。“医检互认”累计为群众节省诊疗费用超1600万元,荣获“2024年度全市最佳实践案例”提名。大足区人民医院成功入选财政部首批财政电子票据跨省报销试点单位,为全国全市改革贡献大足经验。三是联盟搭桥推动双圈建设。深化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成都中医大学等成渝轴线优势平台的合作交流,加速打造骨科、眼科、口腔科等区域领先专科群。成功举办第二届成渝双城经济圈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培训会,学科实力与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激活岐黄薪火,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独特优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强化中医药特色人才建设。”大足区卫生健康委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推动新时代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抓手,加速推进重点工作。一是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围绕针灸、康复、中西医结合等学科群,建立覆盖基层医疗机构的专科联盟和运行机制。建成大足区示范中医馆1家、精品中医馆6家,31家村卫生室建设中医阁,不断提升中医药特色技术服务能力。二是打造中医优势病种群。成功争取中医药补助资金项目7项,关节置换、保膝治疗等优势病种治愈率超90%,形成心脑血管疾病、中风康复、骨关节炎等6个中医优势病种。三是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打造多层次“师承教育”体系,构建名师引领—高徒带动—梯队筑基“三阶赋能”培养模式。通过“双导师”机制遴选培养“名师高徒”10名;建设“高徒”工作室培养骨干人才20名;建成市级传承工作室2个、区级工作室1个,评选区级基层名中医17名。
四、织密防护网络,提升公共卫生安全韧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全区卫生健康工作迅速将战略重心转向补短板、强弱项、提能力,全力推进“三个聚焦”,取得阶段性进展。一是聚焦重点人群。完善生育支持体系,推进普惠托育服务,托育机构备案率97.5%,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5个,均位居全市A档。建设老年友善机构32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疗机构老年医学科设立比例达100%。二是聚焦重点疾病。加强重点疾病、健康危害因素监测和公共卫生干预效果评估,大足区被纳入重庆市传染病防控医防协同医防融合试点区县。扩大精神卫生医疗服务、社会心理服务等资源供给,无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三是聚焦民生实事。“新生儿出生一件事”办件率及满意度分别为61%、100%,均位于全市A档。抓实抓细年度为民服务实事,“8+6”为民服务实事均按序时推进,为1044名失能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为7200名城乡妇女提供宫颈癌、乳腺癌免费检查;完成2024学年初二年级在校女学生HPV疫苗接种。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下一步,大足区卫生健康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区委“2357”工作体系,迭代升级卫生健康“148”工作思路,建设成渝中部地区医疗康养中心。锚定成渝地区卫生健康协同发展先行区、中医药传承创新示范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验区、卫生健康数智治理实践区“四区定位”,以名院名科创建、菁英人才引育、中医药传承创新、康养产业集聚、公卫服务提质、数智建设加速、现代治理增效、石刻医心铸魂“八项行动”为抓手,形成一批具有重庆影响力、大足辨识度的卫生健康标志性成果,在全市建设“西部医学中心”中展现更强担当,体现更大作为。
大足区卫健委谢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