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蕊
市民只需打一个电话,坏掉的直饮水设备立马有人来维修,行道树上“七扭八歪”的飞虫迅速被消杀,损坏的路灯顷刻恢复光明。一件件民生小事的快速响应与落实,是“民心政治”的生动实践,更是民呼响应与积极作为的真实检验。
把小事办快,凭借高效行动破解群众“烦心事”。城市治理涉及方方面面,群众事情桩桩件件,慢不得更拖不得,既要事事有回应,更要做到件件有落实。路上的下水道常有堵塞、公交站台的座椅朽坏、停车场的道闸反应迟钝、人行道上“瘫痪”的透水砖……城市运转的小问题就像衣服上的褶皱,总会在不经意间出现。接到反映后,第一时间与反映人电话沟通,解释原因后迅速调度资源解决,扎扎实实服务群众需求,群众的揪心事儿才会成为放心事儿。
把实事办实,凭借扎实服务消解群众“烦心事”。民生与发展相互带动,是高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尺。发展要牢牢抓住服务民生这个“牛鼻子”,真心“爱民”、民生共融、城市治理如同绣花,要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防止羁绊,定期开展巡查巡检,建好平台,从而不忽视每一个针脚;又要依靠创新思维,借助大数据、智能监测等新兴技术巧妙穿针,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不浪费每一次运行。只有这样,治理维度才真真正正匹配上发展速度,群众的烦心事儿才会成为开心事儿。
把难事办成,凭借主动作为化解群众“糟心事”。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更是价值所在。当前大足区向着特色产业高地、国际文旅名城、城乡融合示范“三篇文章”大步迈进的号角催人奋进,因人而兴的城市,其发展在于绵绵用力,倾听好群众呼声,才能让民生成色更足。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怀揣“下河问渔,上山问樵”的敬畏之心,在口袋公园选址上多下细功夫,将休憩空间嵌进群众“生活圈”,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安逸照进群众日常生活;要将群众路上的“表情包”当作“风向标”,在城区快速通道建设上多谋实效,用科学规划打破区域“梗阻”,让货运物流畅通、通勤便捷的优势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如此,城市发展才会日新月异,群众的糟心事才会成为舒心事。
每一份民生期待都应被认真回应,每一次服务行动都需精准有力。夏日炎炎,让迅速担当作为化作一缕凉风,拂去群众身边的燥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