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夏元
7月23日,今年上半年重庆经济运行数据“出炉”。今年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何种趋势,有哪些特点?围绕全市工业、投资、消费等细分领域,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作解读。
摩托车产业增加值增速最快
市统计局工业处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动,促进新型工业化提速,特别是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效应逐渐显现,带动汽车、电子、材料等重点产业回升向好,支撑全市工业经济稳定增长。
“上半年摩托车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7.7%,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0.9个百分点,是全市工业发展最大亮点。”该负责人说,该产业高速增长来自两个支撑,一方面是雅迪、爱玛、台铃等来渝兴业的电摩企业快速成长,另一方面是隆鑫、宗申等本地传统摩企不断拓展海外市场,推动出口持续放量。
其他重点产业方面,上半年汽车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装备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推动全市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特点凸显。
现代服务业新动能“质效双升”
市统计局服务业处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发展延续稳中向好态势,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659.0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60.6%,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65.7%,拉动全市GDP增长3.2个百分点。
“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新动能’行业发展实现‘质效双升’,是上半年我市服务业鲜明特点。”该负责人表示,比如在“满天星”行动计划加快推进下,全市互联网和软件行业增势较好,1-5月全市规上互联网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比全国增速高4.4个百分点。
文旅消费活力不断释放,是全市服务业发展另一亮点。随着无人机灯光秀等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带动重庆“假日经济”持续增长,实现了人气、营收“双丰收”。
重大项目发挥“压舱石”作用
“各类设备更新量大,工业投资增长快,基建投资增长稳健,社会领域投资活力较强,重大项目加快开工,是上半年全市投资的5个特点。”市统计局投资处负责人如是称。
设备更新方面,基础设施设备投资增速最为显著,增幅高达73.3%,其次是工业设备投资增速增长21.9%,如电子、能源及装备产业设备投资表现突出,分别增长18.1%、37.9%和81.4%。
工业投资方面,上半年实现增速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加快5.5个百分点,其中汽车产业投资增长12.6%,装备投资增长24.9%,能源工业投资增长23.3%。
基建投资方面,上半年实现增速同比增长4.8%,高于全市投资增速1.6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8个百分点。
社会领域投资方面,上半年实现增速同比增长7.5%,高于全市投资增速4.3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0.5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投资和文化体育娱乐业投资增速较大。
重大项目方面,上半年全市新开工项目4399个、计划总投资4920.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8%、38.9%,发挥出投资“压舱石”作用,将为下半年投资稳定增长提供支撑。
新能源汽车新上牌量增长超20%
市统计局贸易处负责人表示,上半年全市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通过流量热点放大节假日带动效应,带动消费市场延续向好发展态势。
“今年以来,3C数码类产品首次纳入补贴范围,推动全市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带动相关商品销售快速增长。”该负责人称,截至6月底全市家电、手机数码累计涉补交易326.82万单,共涉及补贴资金17.01亿元。
随着我市城市热度提升,文旅消费新场景不断涌现,服务消费潜力持续释放。另外我市直播电商和即时零售蓬勃发展,智能超市及会员仓储店等新商业方式广受青睐,线上消费从规模扩张转向提质扩容。
上半年,我市智能手机、高能效等级家电的零售额分别增长33.2%、21.8%,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7.3%,占全市汽车类商品零售额比重为43.2%,比去年同期提高6.0个百分点,从汽车新上牌量来看,新能源汽车新注册数量增长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