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762期 >2025-07-11编印

装了充电桩,居民为何“不敢用”?
金龙苑小区盼装已久的充电桩遭“冷遇”
刊发日期:2025-07-11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金龙苑小区群众盼望已久的充电桩装好了,却因无遮阳避雨棚遭遇“冷遇”。

金龙苑小区群众盼望已久的充电桩装好了,却因无遮阳避雨棚遭遇“冷遇”。

  

  新渝报讯(记者余佳文/图)7月9日,看着小区新安装的电瓶车充电桩,大足区金龙苑小区居民唐女士刚感到一丝便利的喜悦,很快又被新的忧虑取代。“方便是方便了,不用到处找地方或者骑电瓶车上楼了。”唐女士说,“但你看这充电桩,就这么光秃秃地立在空地上,日晒雨淋的,谁敢放心用啊?”
  唐女士的担忧,道出了小区不少居民的心声。据悉,作为征地拆迁安置小区,金龙苑随着入住居民增多,电动车充电难问题日益突出。今年3月,居民代表在《新重庆》“人民来信”专栏反映,希望有关部门为居民安装充电桩。在多部门推动下,不久便在小区大门和后侧门位置分别安装了14个和52个充电口,总计66个,理论上可满足至少320台两轮电动车充电需求。
  记者在金龙苑小区实地探访发现,所有的充电桩和充电接口都完全暴露在户外,烈日下,没有遮阳棚为其庇护,充电桩外壳摸上去烫手。此外,尽管是充电高峰时段,两处充电桩区域使用率却不高,不少电动车仍停放在楼道或消防通道上。
  “安全隐患太大了!”居民戴先生指着充电区域对记者说,“充电时要是突然下大雨,电池裸露着,极有可能短路引发自燃!天气这么热,电瓶车暴晒也容易老化。所以我们一般都不把车停这边充电。”
  对于居民反映的雨棚缺失问题,记者联系了区住房城乡建委等有关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并无明文规定安装充电桩必须配套安装遮阳棚,因此无法要求充电桩商家就雨棚缺失问题进行整改。下一步将督促物业公司结合小区实际情况和后续资金安排,评估加装雨棚的可行性。”
  充电桩的安装本是解决民生难题的积极举措,但配套设施缺失带来的新隐患,却让这项便民工程的效果大打折扣。金龙苑居民在“有桩可用”的便利与“不敢使用”的安全担忧之间,陷入了“喜忧参半”的境地。他们迫切希望相关部门和物业能尽快补齐这块“短板”,让便民设施真正安全、便民。本报将持续关注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