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759期 >2025-07-08编印

政协委员“随手拍” 拍出城市治理新气象
刊发日期:2025-07-08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记者谭显全通讯员王历霞
  近日,大足城区主干道上,原本遮挡人行道、严重影响行人通行的违规广告牌被迅速拆除,人行道恢复了整洁通畅,这一变化让过往市民纷纷点赞。而这一改变的背后,是政协委员“随手拍”发挥的强大监督作用,以及市政部门快速响应、高效落实的积极行动。

委员“随手”一拍 问题精准曝光

  大足区政协委员孙永勇在日常出行中,敏锐地发现城区主干道部分广告牌设置不合理,遮挡了人行道,给行人通行带来极大不便,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他立即拿出手机,拍下城区五星主干道一个加油站遮挡了人行道的广告牌,通过“随手记”“随手拍”的方式,将这一问题详细记录下来,并迅速提交至政协提案信息平台。这一小小的举动,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了城市治理的层层涟漪。
  大足区城管局在接到政协转办的问题后高度重视,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前往加油站现场核查。经确认,这个广告牌确实存在违规设置的情况。随后,大足区城管局迅速行动,安排专业人员对违规广告牌进行拆除,并及时恢复了人行道板。原本被广告牌占据的空间重新归还给行人,道路变得宽敞明亮,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
  “政协委员的监督让城市管理更高效。”大足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更好地回应委员和群众的关切,大足区城管局目前已建立“即时响应、限时办结”机制,确保类似问题能够得到快速处置,切实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机制创新赋能 监督高效有力

  据悉,自今年大足区政协开通民主监督直通车以来,积极探索创新,建立了委员发现问题线索“随手记”“随手拍”直报部门处理机制。通过搭建便捷高效的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监督信息的快速收集、流转、处理和反馈,加强了政协委员与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不断提升区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这一机制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委员的日常观察与部门的实际工作紧密连接起来。委员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可以随时捕捉城市管理、公共服务、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具体问题或优化建议。他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通过政协搭建的专门信息平台,将问题直报相关职能部门。平台则设有专人负责信息的甄别、精准转办、过程跟踪与结果反馈,确保委员的“随手”之举,能够迅速转化为部门的“应手”之策。
  自6月以来,平台已收到上传信息33条。宏声广场公共厕所公益广告牌“中译英”存在错误,大足区城管局立即到场进行整改;十字路口的红绿灯显示存在问题,大足区公安局迅速核实并更新……大量“微问题”在萌芽状态就被高效处置,城市运行的“毛细血管”更加畅通,群众身边的“小确幸”不断累积。如今,“委员监督+部门落实+群众反馈”的良性互动模式已在大足区逐渐形成,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履职方式转变 治理效能提升

  政协委员叶绿对这一机制带来的改变深有感触,他说:“我们就像‘城市啄木鸟’,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市容环境瑕疵,还是窗口服务的效能梗阻,皆可通过图文信息直达相关部门,推动问题‘发现即转办、转办即跟踪、办结即反馈’。”这一机制赋予了政协委员更敏锐的触角与更快捷的通道,让政协委员履职不再局限于相对固定的会议和调研,而是延伸至日常化、场景化、即时化。
  “此机制极大地提升了政协民主监督的时效性与靶向性。委员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反映问题,部门也能够迅速响应、及时解决,使政协工作效能得到倍增。同时,这一机制也成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一股源头活水,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区政协主席廖文丽表示。
  政协委员“随手拍”,拍出的是问题,收获的是民心。大足区政协通过创新履职方式,搭建起委员与部门、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城市治理更加精准、高效、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