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日报记者夏元
7月2日,记者从市经济信息委获悉,日前该委公布《重庆市民用爆炸物品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一揽子发展目标,其中“加大民爆企业跨区域整合,进一步减少危险源数量,显著压减许可证数量”是一大亮点。
《方案》围绕“推动技术进步、提升产品质量、加快数字赋能、深化行业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加大保障支持”6个方面,细分出16个发展目标,并制定出11项任务清单,以此推动全市民爆行业向高端化、数智化、绿色化方向转型。
其中,在今年我市将组织开展相关民爆行业政策宣传贯彻,完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在2026年启动全市民爆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建立市级部门产品质量抽检制度;至2027年持续推进民爆生产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重组整合和产业链整合,联优并强推动民爆销售企业片区化整合,进一步优化销售场点布局。
截至目前,我市有民用爆破行业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44家,广泛运用电子雷管等智能化装备,今年前5月“重庆产”民爆炸药销量同比增长8.66%,行业运行稳定。特别是近年来,我市多家民用爆破行业企业将传统的火雷管技术不断迭代升级为电子雷管技术,运用集成电路技术、通讯技术等电子延期控制模块,带动民用爆破产品广泛应用于矿业开发、道路交通、城市建设等领域。
比如,在今年5月底,承载无数重庆人记忆的菜园坝火车站标志性建筑华铁宾馆实现爆破拆除,成为我市民用爆物品数智赋能城市建设的又一案例。执行这项爆破任务的,就是我市一家爆破器材公司提供的“重庆产”工业雷管。
“不过当前我市民爆行业仍面临盈利空间变窄、安全压力增大、产能过剩等挑战。”市经济信息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全市民爆行业将持续强化安全意识,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从源头上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同时加速产业革新升级进度,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普及应用,提升安全生产感知、监测、预警、处置和能力评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