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青春建言 “时”刻争先 2025年重庆市大足区青年人才论坛成果选登总第737期 >2025-06-09编印

让山水雕刻时光让文化浸润心灵
——对龙水湖争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思考
刊发日期:2025-06-09 阅读次数: 作者:大足区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发展中心陈沙  语音阅读:

图片1

图片1

(扫一扫看视频)

(扫一扫看视频)

  

□大足区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发展中心陈沙

  龙水湖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湖光山色四季如画,是全区“日月繁星”文旅发展格局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近年来,龙水湖旅游度假区在完善设施、优化运营、丰富业态等方面持续发力,景区人气和体验感节节攀升。今年“五一”,龙水湖接待游客3.03万人次、同比增长16.53%,接待游客收入116.96万元、同比增长15.23%。然而,知名度不高,游客量较少,文旅业态吸引力不足,依旧是度假区发展进程中亟待突破的核心难题。为此,龙水湖度假区紧紧锚定“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这一目标,全面对标找差,着力提档升级,让山水雕刻时光,让文化浸润心灵,让龙水湖绽放新魅力。

一、龙水湖加快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意义

  激发龙水湖文旅活力,既能稳固其在大足乃至重庆的文旅地标地位,又能通过生态保护、文化赋能和经济协同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注入可持续发展动力。一是“日月繁星”文旅格局的需要:与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形成“日月辉映”格局,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成渝地区文旅吸引力,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的题中之义。二是推动产业升级的需要:促进“生态+文旅+康养”深度融合,推动文旅经济由观光型向综合体验型转变。三是促进生态与经济平衡的需要:秉持“微开发”理念,保护生物多样性,开发低碳旅游项目,实现生态价值有效转化。驱动经济多元化,带动餐饮、住宿等配套产业发展,拓展运动休闲、高端研学等新业态,构建“文旅+”产业链,助力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四是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的需要:提升龙水湖影响力,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契机,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

二、龙水湖文旅发展中依然存在不足

  一是品牌定位不响亮。品牌定位的目的是在用户心中留下一个特别的印象,而这个印象就是满足用户的情绪出口。比如迪士尼slogan助你拥有神奇的一天。在迪士尼,你永远看不到米老鼠玩偶把头套摘下来。孩子递给米奇保管的冰淇淋也永远不会融化。为什么?因为全员都在围绕定位做运营,叫作神奇的一天。定位不是口号,而是做到所有事成为一件事的统一派。“养在深闺无人识”的龙水湖,难以让大众真正认识到它的魅力,与大足石刻相比,龙水湖在宣传营销时未能凸显独特定位,游客很难对其留下深刻印象。二是线上宣传有差距。龙水湖度假区抖音账号粉丝量1.9万,数量较少,2025年以来发布视频39条,但播放量均未破千。抖音、小红书等热门社交平台上,关于龙水湖的内容较少,现有宣传片多为风景堆砌,缺乏故事性,没有充分利用好社交媒体、旅游平台等宣传阵地全面展示龙水湖度假区的优质资源,导致龙水湖错失大量潜在客源。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由于度假区周边住宿选择有限,舒适、高端的酒店选择较少。餐饮方面乏善可陈,缺少能让人尽情享受美食的特色街区或高端餐厅。总体来说缺乏中高端消费场景,游客停留时间短,难以形成过夜经济。四是客源结构较单一。2024全年龙水湖接待游客约60万,其中超过70%的游客来自本地和周边地区,外地游客仅占约20%,外籍游客寥寥无几,由于景区过于依赖本地和周边短途游客,未有效开拓远程客源市场,导致客流量增长乏力。五是业态创新有短板。现有泛舟、泡温泉等项目形式单一,缺乏如龙舟盲盒(可将龙水湖的游客转化为“文化探险者”,实现“购前期待-拆盒惊喜-游玩沉浸-社交传播”的消费闭环)、温泉地热烘焙美食(利用温泉地热70—90℃替代传统烤箱,研发低温慢烤食谱)等IP衍生品、主题节庆等沉浸式体验项目,无法满足年轻游客对沉浸式体验的追求。六是区域联动不紧密。龙水湖与大足石刻虽距离相近,但尚未实现“石刻文化+湖滨度假”的线路整合,游客多选择“一日游”,未能充分挖掘旅游潜力。

三、发展对策

  (一)精准品牌定位,让看客成为游客
 
 一是主题定位。文旅资源天赋异禀是关键,然而游客是因为情绪才奔现。山西火的不是古建,是可以走进黑悟空游戏世界的如梦如幻;景德镇火的也不是瓷器,是市集和创业,是找到同类人抱团的安全感;阿那亚的图书馆,火的不是图书馆是孤独感。人是精神性的存在,那文旅就该主打精神性,而非景观性。4月13日龙水湖马拉松以“幸会龙水湖畔,福缘大足石刻”为主题,以最美PB生态赛道,吸引了来自国际和全国各地近7000名跑友齐聚龙水湖,赛后无论从赛道风景、跑感、服务等各方面均得到跑友的高度评价,对于马拉松不管是专业跑者还是普通跑友,它不仅是体育竞技的体现,更是一种生活哲学,鼓励人们在面对挑战时坚持到底,超越自我。龙水湖的主题定位,其核心在于将自然资源转化为情感价值,让游客不仅能“看见风景”,更能“感受生活”。二是唱响品牌。龙水湖应升华传统“景区”定位,转型为“文化能量转化平台”——让山水不仅是风景,更是可体验的精神容器;让传说不仅是故事,更是可参与的当代寓言。例如龙水湖的slogan可以是“龙水湖——让山水雕刻时光,让文化浸润心灵”,既暗含石刻文化,又隐喻度假时光的深度价值。结合石刻文化打造“世界石刻文化滋养的山水疗愈秘境——中国首个温泉生态超沉浸度假区”。定位既要能承载现有业态升级,更要为未来导入艺术演绎、康养休闲、商务驻地、研学培训、禅修学院等高端业态预留战略空间。三是全媒引流。(1)视频吸睛。总结过往经验,视频宣传核心要义要做到吸人眼球、引人关注,用极具感染力、冲击力的画面,激发游客前来亲身体验的强烈欲望。因此,必须坚持高标准严要求,选对专业资深团队,精心雕琢龙水湖四季湖光山色的宣传佳作,让每一帧画面直击内心、触动情怀。同时要强化“刷屏”思维,结合龙水湖热点事件,常态化拍摄制作短视频(风景、娱乐业态、故事性)利用全媒体矩阵、邀请领导动员转发,用“轰炸式”宣传让龙水湖铺天盖地出现大众视野。(2)直播引流。聚焦提升直播的互动性,优化机制、创新方法,切实达到吸粉引流效果,不能简单走过场、搞形式敷衍应付。团队上,要组建或培养固定人员,每周定时定点直播,以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形成用户黏性;内容上,要结合本地特色形成差异化、极具辨识度的直播栏目,为龙水湖宣传助力。如探索打造“低空飞行体验直播”“温泉养生直播”“水中麻将直播”“心灵疗养直播”等等;方法上,可采取歌曲对唱、抽奖问答、实时对话、PK打榜等方式为观众提供强烈的情绪价值,引发互联网观众围观。还可策划“百名网红探湖计划”,定向邀请川渝地区KOL、KOC体验龙舟赛、温泉疗愈等项目,如本次马拉松赛后宣传叠现,成功生成UGC内容二次传播。(3)邀请演出。邀请高人气舞台表演,如《只此青绿》等,打造山水实景剧场并推出配套主题旅游产品,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吸引游客奔赴龙水湖。(4)大会曝光。踊跃承办和参加各类文旅行业盛会,如巴蜀文化旅游走廊产业联盟大会、全市旅游文化发展的各类大会等,全力争取发言展示机会,向五湖四海的旅游从业者、媒体精英及游客代表,精心展示龙水湖旅游资源与发展规划,大幅提升龙水湖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影响力与曝光度,广泛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目光。
  (二)强化景区联动,让过客成为顾客
 
 一是做实“日月辉映”。2024年大足石刻景区购票游客达141万人次,龙水湖度假区全年接待游客仅60万人次,凸显出两地游客转化率偏低,游客数量严重失衡。为充分利用大足石刻世界级景区流量引爆龙水湖旅游热潮,需进一步强化两个景区的协同联动。开通两地之间旅游专线,设置便捷站点,减少通行时间。如在大足石刻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龙水湖度假区主要出入口、核心景点附近均设站点,确保游客轻松换乘。通过优化线路规划与车辆调度,保障专线每30分钟一班,单程通行时间控制在40分钟以内。还可组合旅游产品,推出“石刻探秘+温泉度假”优惠套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等一站式服务,鼓励游客两地同游。整合宣传渠道,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旅游宣传册等渠道,同步宣传景区,实现客源共享。二是强化“川渝协同”。扩大辐射半径,积极对接四川眉山、资阳、乐山等地文旅部门和工会组织,联合资阳陈毅故居、乐山大佛推出“巴蜀文化联票”,凭票可享三地景区门票折扣、酒店代金券等权益。嵌入“百万职工游巴蜀”活动,针对工会团体推出“疗休养专属路线”,提供工会补贴申报支持等,安排专业的营销团队定期前往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设计包含大足石刻三山、石刻文创园、隆平五彩田园、香国公园、龙水湖等景点的“3天2夜”精品活动线路,打通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环节,让川渝百万职工游在大足、乐在大足。三是推动“过客留足”。在高速路沿线广告牌、服务区和下道口等关键位置,精心投放宣传海报与指示标识,让过往游客清晰了解龙水湖旅游信息。积极对接高德、百度主流导航APP,通过语音播报功能,在游客驾车途经龙水湖景区路段时,精准且生动地播报景区亮点。用大数据技术,向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目标用户精准发送包含景区优惠信息、短视频等提升过往驾乘人员向景区游客的转化率。四是谋划“培训转化”。积极对接党校搬迁至龙水湖工作,优化培训环境,拓展培训业务,增设多样化的培训班次,吸引更多学员前来大足参训。在学员参训放假课余,加强组织学员游览龙水湖自然风光,安排学员参与当地民俗文化体验活动,将培训课程与龙水湖的文旅资源巧妙结合,实现从学员到游客的自然转变,为龙水湖景区带来新的游客增量。
  (三)持续丰富业态,让常客成为常态
  国内93%的景区复游率不足10%,但商业的本质就是复购。第一次是新鲜猎奇感,第二次才是运营内功的本质。复游复购的本质不是一套deep seek给你的精算公式,而是应该回到以人为本,才能点燃用户复购的心有所属。如果去完一次回来的感受是意犹未尽,那你就会想办法弥补心理的缺口,形成闭环,下次还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一闭环的构建,还需要以品牌赛事、文化体验、游客服务和产品矩阵四轮驱动。一是做靓“品牌赛事”。龙水湖持续举办半程马拉松赛、龙舟赛、湖畔音乐会、环湖自行车赛、低空经济嘉年华等赛事节会,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在活动组织、环境打造、观赛体验上持续迭代优化,让龙水湖赛事节会的性价比、体验感远超周边地区同类活动,为游客带来难忘体验,促使游客反复前来。例如,马拉松赛提前规划科学路线,设置多个补给站,安排专业医疗团队随时待命,同时邀请知名运动员领跑。龙舟赛要确保船只质量,组织专业裁判员培训,保证比赛公平公正。湖畔音乐会现场搭建创意舞台,融入龙水湖特色元素,如以湖水波纹为灵感设计舞台背景灯光效果等。二是做实“文化体验”。(1)以独特的文化属性赋能景区业态。例如,挖掘大足石刻中的趣闻轶事,如“父母恩重经变相”“牧牛图”等,精心编排游船小型实景演出或夜晚在岛上实景演出,为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依托龙水湖温泉资源打造康养文化,推出“禅意养生”特色项目,让游客在休养身体的同时滋养心灵,同时把元宇宙应用到康养产业,为康养产业提供创新服务工具。(2)“碧波行舟揽风光,踏浪登岛探秘境”。围绕水域内多个岛屿进行差异化主题打造,通过生态保护与文旅融合的方式打造特色鲜明的岛屿群,把游船和登岛结合起来。一岛一主题:每个岛屿围绕核心主题延伸体验,形成互补而非竞争的业态组合。如森林疗愈的萤火虫岛;非遗文化岛:邀请剪纸、藤编、文创设计等非遗传承人驻岛开设工作室,游客可参与制作并带走专属非遗作品。孤岛书店:你来这里不是为了买畅销书,而是卖一种孤独的浪漫,它用地理孤独制造了认知的涨落——真正的阅读,是让自己暂时成为孤岛,远离陆地,才能看清自己。高端康养岛:私密疗愈度假区,提供基因检测、睡眠调理等高端定制服务。其中热门岛屿还可实行分时段预约制。三是做深游客服务。文旅产业运营的本质不是要表达你,而是要帮消费者表达他自己,打造网红打卡点,安排专业人员,提供专业设备和情景化拍摄建议,让游客轻松拍出刷爆朋友圈的大片,激活游客自主宣传动能,为龙水湖带来更多潜在客源。搭建游客数据库,借助大数据、AI等对游客的消费偏好、游玩习惯等精准分析,在游客生日、纪念日等节点推动个性化祝福及优惠券,深化与游客的情感纽带,显著提升游客的忠诚度与复购率。四是做强产品矩阵。持续丰富“全方位、全景式、全天候、全家福”的旅游产品体系,设计四季主题节庆日历,春有花朝节、夏办星空露营、秋推红叶雅集、冬造温泉季,形成持续营销热点。游玩项目涵盖水上娱乐、陆地观光与空中体验,全方位满足游客探索需求;精心筹备白昼夜游系列活动,打造白加黑沉浸式旅游目的地,全天候为游客提供独特体验;针对不同客群,可设计个性接待需求:如党政客群,主题是红色研学+绿色发展,路线是“红岩重汽博物馆→经开区产业园→龙水湖绿色发展示范基地等”;推荐符合要求的“生态农家宴”,符合政务接待标准的酒店住宿等。企业团建:主题是挑战+创意,加强团队协作与减压放松;路线是“定向越野→皮划艇竞技→创意工坊(陶艺/扎染)→湖畔头脑风暴等”;特色是篝火晚会+湖景别墅(KTV、桌游)。亲子家庭:主题是自然科普+趣味互动,主打寓教于乐与亲子陪伴;路线是“萌宠乐园→湿地自然课堂→环湖小火车→亲水露营基地等”;特色是星空露营电影+水世界儿童乐园。浪漫情侣:主题是仪式感+私密时光;路线是“双人帆船游→玻璃花房下午茶→情侣手作工坊→爱情时间胶囊等”;特色是私汤温泉别墅+湖畔灯光艺术展。银发疗养:主题慢节奏+怀旧情怀,主打康养与文化休闲;路线是“太极晨练→环湖养生步道(骑行)→老电影茶话会→中医药养生文化园”;特色是健康知识讲座+理疗度假村(医护保障)。独行者:主题是自由+疗愈,在绝对自由中重构与世界的关系;路线是“森林冥想徒步→孤岛书店→古法捕鱼体验→无人机跟拍”;特色是单人野餐篮+孤岛露营。龙水湖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圈层提供个性化产品,实现旅游需求的一站式覆盖。
  龙水湖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绝非“挂块牌子”,而是通过标准倒逼升级、IP重构价值、生态赋能发展。通过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探索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文化传承与产业创新共融”的现代化文旅路径,其关键在于将标准符合性转化为市场竞争力,让文化厚度转化为消费热度,最终实现从“景区”到“生活方式目的地”、从“地方景观”到“国家名片”的质变,真正让“龙水湖度假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