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评论员
初夏的巴渝大地,处处涌动着奋进的浪潮。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纵深推进的关键时刻,大足区以一场高规格的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推进大会,吹响了“工业立区、制造强区”的奋进号角。
制造业立区,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制造业不仅是大足发展的“里子”,更是应对变局、赢得未来的“定海神针”。自2022年特色产业高地建设启动以来,大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居渝西前列,科技型企业由1001家增加至1832家,智能网联新能源汽摩及零部件、再生资源新材料两大产业初具规模,这些成绩单印证着“工业立区、制造强区”战略的前瞻性。这次特色产业高地建设推进大会是“三篇文章”推进大会的第一会,会议前区领导在区内外进行了多次专题调研,释放出了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从“246”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持续壮大,到“三化、三转、三提”园区改革攻坚;从“五大行动”擘画产业升级蓝图,到“三项机制”构建发展生态闭环,这场大会不仅是一次战略部署的升级迭代,更彰显了大足挺直现代化新大足建设产业脊梁的坚定决心。
创新驱动,激活新质生产力动能。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未来必先谋新质。大会发布的《大足区加快推进特色产业高地建设行动计划》中提出要实施“科技创新赋能增效”行动,将科技创新作为破局之钥,瞄准低空经济、具身机器人、氢能、医药中间体等新兴产业细分赛道,加强创新主体及平台培育、加快推进数智化转型,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以科技创新重塑产业基因,用新质生产力打开发展新局。
生态优化,厚植企业发展沃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新大足建设的必答题,大会提出要以全区之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24个产业培育专班机制,为产业生态注入“强心剂”;“足够懂你”企业服务机制,释放营商温度;亮晒比拼考评机制,让发展动能竞相迸发,三项机制形成“专班攻坚破局—服务润企无声—考评提质增效”的闭环生态。大足这方热土正以“热带雨林”般的生态包容性,让每一粒创新种子都能破土成林,让每一次产业跃迁都有坚实支撑。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置身爬坡上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大足发展如逆水行舟——快进则生机勃发,慢进必落后出局。全区干部当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舍我其谁”的使命感,将专班攻坚的锐气、服务升级的诚意、赛马争先的斗志,转化为破局突围的磅礴力量;以“敢闯深水区、勇攀新高峰”的胆识,在产业赛道上加速领跑,在改革深水区奋臂击楫,让“干部敢为”与“企业敢干”同频共振;以“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拼抢姿态,共同书写大足新型工业化“进位赶超”的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