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犹骥罗冠骁)近年来,通桥街道以党建为引领,创新实施“1458”城市基层治理路径,“四好建设”惠民生、“五级联动”破困局、“八大场景”见匠心,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本。
电梯停摆、绿化带变垃圾场、监控设施形同虚设、安保力量薄弱……曾经的康桥名邸因物业失管一度成为群众投诉的“重灾区”。
针对此类问题,通桥街道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小区党委—物业党支部—网格党支部”五级联动机制,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街道党工委统筹协调,社区党支部搭建协商平台,小区党委组织党员骨干成立“邻里互助”队伍,物业党支部推行“红色物业”服务模式,网格党支部延伸治理末梢,培育“党员楼栋长”处理小微问题,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如今,康桥名邸小区已从物业失管状态转变为高品质生活服务圈,小区警情同比下降,居民共建共治参与度和对居住环境的满意度不断提高,已成为通桥街道基层治理的鲜活案例。
秉承“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的理念,通桥街道大力将全龄需求融入空间再造。针对老年群体大面积开展适老化无障碍改造,为青少年新建休闲空间1.3万平方米,清单化公示居民意见建议办理情况,整改公共过道墙砖脱落问题3200平方米、维修更换监控设备22个,真正让各小区环境得到改善、居民需求得到满足。
此外,通桥街道还打造了“八大场景”,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美好生活。安全场景上,安装12套高空抛物系统与AI识别联动,推广人脸识别门禁系统;服务场景上,开设老年食堂、家政服务驿站;治理场景上,依托“141基层智治”平台实现居民参与和事项表决,网格内问题就地化解率超70%……一系列举措提高了小区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居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