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讯(记者谭显全)昨日记者获悉,大足区紧盯农村供水短板弱项,加强农村供水规划,按照“建大、并中、减小”的原则,编制了《重庆市大足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进一步优化城乡供水工程布局,整合城乡供水资源,规划实施城乡一体化和规模化供水工程,全面提升全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让农村安全饮水更有保障,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水动力”。
《实施方案》中,全区将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规划分为5个片区,实现精准供水。即中心城区(茅里堡水厂)负责棠香街道、龙岗街道、智凤街道、宝顶镇区域的供水;南部片区(双桥水厂片区)负责龙滩子街道、双路街道、通桥街道、龙水镇、玉龙镇、邮亭镇、宝兴镇、珠溪镇区域的供水;东部片区(东部供水中心)负责万古镇、国梁镇、拾万镇、金山镇、古龙镇、雍溪镇、回龙镇、石马镇区域的供水;西部片区(三驱水厂片区)负责三驱镇、铁山镇、龙石镇、季家镇区域的供水;北部片区(中敖水厂片区)负责中敖镇、高升镇、高坪镇区域的供水。这种科学合理的规划,不仅提高了供水效率,更保障了供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到优质的供水服务。
除了规划城乡供水一体化外,在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大足区也成果显著。以重庆泽足水务宝顶自来水厂为例,这座建于2011年的水厂,设计日供水规模3000立方米,服务范围涵盖宝顶镇所有村社以及棠香街道五星社区和智凤街道部分区域。2024年,水厂迎来全面升级,新增一座2000立方米絮凝沉淀池和过滤池、加压设备、闸阀井等,供水管网长度拓展至307.283公里,日供水能力提升至5000立方米,彻底解决了服务范围内群众的用水难题。此外,大足区还在16个镇街新建供水管网122.7公里,加装加压设备11套、取水设备1套、加药消毒设备1台,新建各类水池、过滤池及闸阀井等设施415个,惠及5.06万农村人口。
资金投入是农村供水保障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大足区财政局与行业主管部门紧密协作,积极争取上级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资金、中央及市级乡村振兴衔接切块资金。目前已争取到2025年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50万元和水利发展资金341万元,专项用于农村供水保障工程建设和维修养护。同时,积极统筹整合上级、区级涉农资金,在区级配套衔接资金中切块安排农村供水保障资金,为农村饮水安全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在工程运行管理上,大足区多管齐下。一方面,强化企业主体意识,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加强日常巡查和应急处置,确保维修及时高效。另一方面,扎实开展全面排查,建立问题台账,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最大限度解决用水矛盾。此外,建立健全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加强职工培训,打造专业高效的供水管理队伍;加强总表制供水村社供水管网的维护管理,降低供水损耗,切实保障农村群众用水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