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8:渝周刊·龙水湖总第700期 >2025-04-11编印

悠然而过天台山
刊发日期:2025-04-11 阅读次数: 作者:周康平(重庆)  语音阅读:
  

周康平(重庆)

  伴着三月清晨的春光,刚步入天台山的国清寺,就看到一群膘肥体壮的黄牛,从前面的亭子朝我这方向走来。在这如此有名的寺院,迎接我的,竟然是一群黄牛,这让沉浸在静谧之境的我,颇感几分意外。
  我知道六百年前徐霞客游天台山写有“入国清,与云峰相遇,如故知”之名句,我不知道徐霞客当年游国清寺时,有没有与黄牛相遇的经历。这群突然出现在我眼前的黄牛,是巧合么?清晨,名刹,黄牛,还有一个内心带着某种惆怅的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设置?
  这群黄牛身上光鲜的毛发,与寺院黯淡的黄色墙体,形成了一道鲜明的对比。我没因此而感伤。这群精神饱满的黄牛,看上去正值青春年少,而以院墙为陪体的国清寺,修修补补已历经了1400年的风雨沧桑。这些年轻的黄牛,包括自以为不年轻的我,在这走过了千多年时光的国清寺面前,算得了什么。我抿嘴一笑,冲黄牛们挥挥手,侧身目送它们朝寺外的草地山林而去。
  行走在国清寺,霍然之间,一道黄墙黑瓦的照壁映入了我眼底。照壁墙上的“隋代古刹”四个黑色大字,雄浑刚劲,饱满有力。我不知道这是哪位书法家的大笔题字,只感到眼前的照壁,如一张徐徐推开的古老大门,将我激情难抑的思绪拉入历史久远的想象空间。我想到了隋炀帝杨广,想到了智者法师。杨广下令修建国清寺,智者法师在此开宗立派,天台山才因此有了这名扬天下的隋朝古刹。跨越岁月的长河,在这片光影斑驳的天台山峰回路转,不同的人自是有不同的感受。在这暮鼓晨钟的国清寺,有虔心佛学者的修行,也有隐居者的悠闲;有世外桃源般的时空穿越,也有为了远方的诗情画意……
  从山就势的国清寺,依次坐落的大雄宝殿是国清寺的重要组成之地,这是不同于一般的寺庙殿堂,因其带有皇家寺院的规格,游客可一眼看到大雄宝殿的与众不同。宝殿上方的匾额,一般寺院都是横匾,“大雄宝殿”的四个大字是竖着而立的匾,带着不同凡响的大气。
  橘黄的阳光之下,承载了古往今来诸多盛名的大雄宝殿,一派祥和。观殿的人,进进出出,香火下摇曳的人影,模糊又清晰。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也不知道他们来自哪里,相信他们也不知道我是谁,甚至都没发现我独自站在门角边。此时的我,像是一个被人忽视了的存在,我却感受到了我与前来观殿的这些芸芸众生有了一个共同感应的心灵世界:那里有流水潺潺,有油菜花香,有瓜果蔬菜,有天台山的古松、古柏和古藤,还有悠悠钟声之下岁月的礼佛问道。
  夕阳西下的时候,站在殿堂门外的我,忽然觉得自己有了一种阅尽千年世事之感,仿佛步入了一种达人知所未知之境。这时,我突然听到哞哞的声音由远及近地传来,听上去是那么悠然。这应该是我早上碰到的那群黄牛发出的暮归之声。这声音,渐渐与天台寺的钟声,融合一起,归于一片宁静。我感到了某种领悟贯穿于心,心中暗藏的那片惆怅,如同国清寺上空的袅袅青烟,飘散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