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99期 >2025-04-10编印

大足区国梁镇人大主席团助力基层供销社改革“交卷”——
资金活 产业兴 善治理
刊发日期:2025-04-10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新渝报记者张琦实习生彭茜
  近年来,大足区国梁镇人大主席团以助推基层供销社综合改革为抓手,推动国梁镇创新建立“基层供销社领办强村公司”机制,通过整合政府、村集体及社会资源,推动供销社深度参与产业升级、民生服务等领域,交出了“资源盘活、产业振兴、治理增效”的亮眼答卷,全面提升了供销社项目承接和招商合作能力,让产业发展有了新载体。

资源整合构筑发展平台

  3月31日,国梁镇供销社运营的长者食堂里,大足区人大代表、国梁镇供销社公司董事长谭勇与老人们围坐在餐桌前,倾听大家对食堂的意见建议。“砂锅鲫鱼汤鲜得很!”“素菜种类还能再多些”……老人们争相发言的场景,让这个获评“市级优质老年食堂”的民生工程更显温情。“供销社能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离不开人大代表的全程参与。”谭勇说。
  近年来,国梁镇人大主席团充分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助推镇供销社通过争取扶持、集体参股、经营权租赁等方式,助力全镇各领域资源聚集重组,将镇供销社打造为全镇综合实力最强的涉农市场主体。目前,供销社已领办企业2家、农机合作社1家,累计吸引村集体投资入股280万元,承接项目资金976万元,推动全镇政府补贴项目100%实现股权化改革,其运营的长者食堂获评“市级优质老年食堂”,依托“大有田园”3A级景区,云路社区获评“市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核心景点饶国梁纪念馆获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年均吸引游客8万余人。


外联合作培育增长引擎

  春风拂过田野,新绿爬上枝头,引得踏青的游客纷至沓来。晌午时分,国梁镇供销社公司与区人大代表钱晓玲夫妇联营的“大有食堂”餐馆里人头攒动,客人大快朵颐、举杯畅聊。钱晓玲说:“去年我们餐馆营业额近百万,今年开春客流更旺了”。这份红火景象,正是国梁镇人大“穿针引线”,引入外部资源发展集体经济的缩影。
  为了让项目培育“有后劲”,国梁镇人大主席团利用代表外联内引优势,助推全镇各类资源项目与外部资源匹配对接。成功助推中国联通大足分公司与镇供销社公司组建通信专业合作社,发展客户400余户;“雪花助力集体经济”项目“村—店”成功在国梁镇落地,服务辐射周边4个乡镇;招商引进重庆市半亩花田农业科技公司,打造1300亩中药原材料生产基地,成功与华润三九等企业建立订单化合作;与重庆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重庆舜天国旅公司、重庆大疆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重庆无人机产业协会等单位合作,建成“大有田园”研学与劳动教育基地。
  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让当地集体经济增收有了保障。2024年,国梁镇8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400万元。

治理创新彰显为民本色

  3月末,国梁镇曲水村的田野里,连片的玉米地已披上新绿,嫩绿的幼苗在春雨的滋润下茁壮成长,农户们正忙碌在田间地头锄草追肥。这片由区人大代表钱晓玲推动复垦的撂荒地,如今正孕育着新的丰收希望。
  去年,钱晓玲提出《关于建立撂荒地复耕长效机制的建议》,推动镇供销社成立农机服务队,创新实行“集体耕种、供销帮忙、群众参与、利益共享”模式,助力耕地“非粮化”治理,累计复耕撂荒地500余亩。全年产出玉米25万斤、大豆5万斤,实现村集体增收2万元、镇供销社增收2.2万元。农机服务队全年累计开展社会化服务3200余亩,业务覆盖周边4个乡镇,帮助农户节约生产成本32万余元。
  为推动在乡村治理提质增效,国梁镇区、镇两级人大代表积极履职作为、聚焦痛点、建言献策,2024年共提出“三农”问题相关建议意见30余件,推动20余件涉农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此外,国梁镇人大主席团创新推动施行“英雄国梁荣誉卫士”制度,集体经济贡献户、退役军人及优抚对象等12类人群在镇供销社控股或参股的实体消费享受折扣优惠,惠及2.4万人次。
  国梁镇人大主席徐晓志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组织代表积极参与到镇药用野菊花产业发展中,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同镇供销社公司及重庆市半亩花田农业科技公司深度合作,做大做强药用野菊花产业,强力助推乡村振兴,带动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广大村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