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时节,大足区宝兴镇某村综合服务专干旷某,正在农户家中监督天然气安装。去年10月,大足区委第六巡察组来到该村开展对村巡察,旷某主动找到巡察组说清了自己挪用村民天然气安装费的问题。“心里压着的大石头终于掉下来了!虽然被处理了,但现在心里轻松多了,可以更用心为村民服务了。”旷某说。
近年来,大足区坚持把对村巡察作为政治巡察向深拓展、向专发力、向下延伸的重要内容,采取“分村施巡”“双副组长”等机制,坚决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我们采用‘镇街自评+部门会商+综合研判’模式,将全区309个村(社区)精准划分为经济富裕村、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城镇社区6种类别和‘重点村’‘一般村’2种类型,根据不同村情采取不同巡察策略。”大足区委巡察办负责人介绍。
针对“重点村”,该区委巡察办采取巡察组“直接巡”方式,安排7天以上驻村巡察时间,确保对重点问题深挖细查,提升对村巡察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针对“一般村”,采取“巡镇带村”方式,安排3至7天现场巡察时间,简化合并动员会、座谈会、听取汇报等环节,把有限的精力用于个别谈话、入户走访、受理信访。同时,为确保精准发力、靶向监督,每轮巡察进驻前,巡察组还会综合被巡察村(社区)的“考核、信访、违纪”等最新情况,对被巡察村(社区)类型进行再次评估,对问题较为突出的“一般村”动态调整为“重点村”,精准筛选出重点巡察对象。
为确保震慑效果,该区委巡察办充分发挥“纪巡联动”优势作用,对“重点村”巡察实行巡察组“双副组长”机制,由联系镇街的区纪委监委纪检监察室负责人兼任巡察组副组长(不驻组),参与讨论确定监督重点,强化对问题线索的指导、研判。通过巡察组与纪检监察室的紧密协作,推动群众反映集中、可查性强的问题线索及时移交,促成巡中成案,有力推动后续工作开展。
2024年以来,该区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将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列为重点关注领域,共完成140个村(社区)巡察任务,发现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体“三资”管理、养老医保资金管理及耕地地力补贴发放等方面的问题1560个,移交问题线索45件,立案26件,问题线索立案率同比提升30%。
据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