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张艳男
阳春三月,万物更新。走进大足区石马镇石门村,白墙黛瓦的农舍错落有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古朴的石板路蜿蜒伸展,农田里金黄的油菜花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俨然一幅闲适的生活画卷。
石马镇石门村与大足石刻“五山”之一的石门山石刻仅有一墙之隔。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足区提出要“深化大足石刻‘五山’联动开放,完善石门山、石篆山景区配套,实现‘五山’游览‘一票通’”。
石马镇以此为契机,坚持党建引领,狠抓落实,联动人居环境整治,以“五好两宜”项目作为载体,即打造“规划好、建设好、环境好、乡风好、管理好、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按照整体梳理、场地修缮、功能补充、环境美化四个板块,分别对入户道路、周边环境、房屋面貌进行改造提升,“靶向”破解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的难点问题。通过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村内塘沟、畜禽养殖粪污等生产生活废弃物,改善农村“路、水、电、气、房、厕及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条件,修缮院坝地坪,增补入口景墙和矮墙,美化整体环境,实现乡村步步皆景、处处如画。
“以前这里是一个污水沟,一到夏天特别臭,蚊虫又多。现在,通过环境改造把它填起来了,种点花花草草,还有几棵果树,看起安逸得很嘛。”村民李先田说到村里发生的新变化,打开了话匣子。“以前的碎石路铺好了青石砖,破旧的房顶整修成了小青瓦,修好了鸡圈,安装了路灯,柴垛也码放得整整齐齐,感觉我们也过上了别人羡慕的好日子。”
下一步,石马镇还将在美化农村人居环境、改造石门村风貌过程中融入大足石刻元素,借助石门山石刻景区和原有的学校校舍,把石门院子建设成为拥有“一景区、一学堂、多庭院”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游客在领略大足石刻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的同时,感受巴蜀农居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