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7:渝周刊·龙水湖总第691期 >2025-03-28编印

故乡是个形容词
刊发日期:2025-03-28 阅读次数: 作者:张儒学(重庆)  语音阅读:
  

□张儒学(重庆)
质朴

  用质朴来形容故乡,是最恰当不过了。
  在故乡,人们是质朴的,心是善良的,质朴得跟泥土一样。每天清晨,村庄总是被鸡鸣唤醒。炊烟袅袅升起,像是从烟囱里飘出的云朵,在空中轻轻摇曳,带着饭菜的香气,弥漫在村庄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开始忙碌起来,男人扛着锄头走向田野,女人则在厨房里忙碌着,孩子们则在院子里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却格外的悦耳动听……
  人们过着勤俭温馨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因外面诱惑而轻意改变自己对故乡的热爱,也不因为一场干旱而远走他乡,他们像大山一样守护着家园。也许有的人已从故乡走出,不管在外面发展多好,但他们仍记得家乡。记得那片纯朴的土地上长满的庄稼,记得破旧房顶上爬满葡萄的藤蔓,记得乡亲们那一声声质朴的问候和叮咛……
  在故乡,人们说话是质朴的,脸上笑容也是质朴的,他们用最简单的方式生活着,没有过多的修饰和没有刻意的奢望。他们热情好客,每当有客人来访,总是热情相迎,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招待;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谁家有喜事,大家都尽情地分享,更是从心底里去祝贺……
  这种质朴的亲情乡情,如同一缕阳光,温暖着故乡每一个人的心灵。

勤劳

  在故乡,勤劳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时尚。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林间,人们的一天忙碌便开始了。他们忙着耕种收获,为红红火火的日子苦干实干,为富裕美好的生活而讴歌。他们用汗水和智慧,让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种下了玉米、土豆、红薯等农作物,这是他们的希望与梦想。然后,他们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庄稼,就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一年四季往返于春秋里,陶醉在耕种收获中。
  故乡的田野,是一片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土地。麦苗在春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曳,像是在向人们展示它们的生机与活力。乡间的桃花、李花、油菜花开了,仿佛是人们用辛勤劳作,绘就出的一幅五彩斑斓画图。尤其是秋天,田野里一片金黄,稻谷成熟了,沉甸甸的麦穗低垂着头,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忙于收割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山间的果园里,苹果红了,柿子黄了,葡萄紫了,空气中弥漫着果实的芬芳。
  他们的日子就像山涧的小溪,涓涓潺潺地日夜奔流着,没有一点点多余和空闲。小溪那动听悦耳的流水声,如一首毫无修饰的原生态民歌,将山里人平凡的日子唱得那么的充满情趣,唱得那么的富有诗意。在山上干活的人们累了,也坐在溪边歇歇,看着溪水顺岩而下,直到消失在目光的尽头。也听着溪水轻轻的歌唱,直到绘声绘色地将梦想点缀,心里有说不出的惬意。他们用勤劳汗水浇出的美丽的花朵,用勤劳的双手种出累累硕果。
  在山里人的眼中,勤劳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传承。他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默默奉献,用勤劳的双手去抒写乡村最美的诗篇,用热爱去表达出对这片土地的敬意。

美丽

  故乡是美丽的,美丽得我无法形容。
  只要走进故乡,首先映入眼眸的是那些高低不一的山,山绵延起浮地眺望村庄,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更是挺拔苍翠。春暖花开时,漫山遍野的野花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像是给大山披上了一件五彩斑斓的衣裳。微风拂过,醉人的花香在乡村里飘散,山间的鸟儿欢快地歌唱,醉了乡村也美了人们的梦境。
  故乡的那条清澈见底的小河,蜿蜒流淌在村庄的边缘。与山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山倒映在水里,美得像画绿得像诗。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如梦如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故乡的山水,养育了淳朴善良的乡亲们。他们在山间劳作时,高兴了会唱起欢快的山歌,歌声在山谷中回荡,久久不散。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时,她们会互相聊天,分享生活的点滴。
  故乡不仅山美水美人更美,团结互助已是祖辈留下的美德。凡哪家有事,大家齐心协力,从栽秧打谷,大家你帮我帮你,直到活儿干完为止;到红白喜事,有喜事大家一同前来祝贺,有难事一同解决;再到平日里的一声亲切的问候,哪怕一句笑活,也是大家分享;哪怕一段佳话,也是大家传颂;哪怕山里考起一个大学生,也是大家的光荣……
  山美水美是故乡,故乡那山那水,还有那情那景,都是我心中最美好的眷恋,更是我心灵最美的归宿。

温暖

  我用“温暖”这个词来形容故乡,以表达我对故乡无限深情和热爱。
  尽管在县城生活多年的我,离故乡不并不算远,但回故乡的次数却总是有限。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仍映透在我的脑海里,像一首山水田诗,更像一幅水墨画,镶嵌在我的梦中,却是那么的美丽而温暖。有时,我回到家乡,那些熟悉善良热情的面孔,他们那声声热情地直叫我的乳名时,总是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乡情,心中也感到无比温暖。
  每天清晨,仿佛看见第一缕阳光洒在那片熟悉的田野上,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青草的气息。山间有我们打闹玩耍时的顽皮,村边的小河流淌着我童年的欢笑,河边的柳枝轻抚着我记忆的美好。老屋里的时光,如一张旧唱片依然在我耳畔回荡。因为屋子里弥漫着饭菜的香味,那是母亲亲手做的家乡菜,总是充满着故乡的味道,更是家的味道。
  我偶尔家乡走走看看,但毕竟是短暂的。在回县城后,又不断清理着记忆,那些关于故乡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人情事故……清晰的又变得抽象起来,抽象的又变得清晰起来,不管抽象或清晰,故乡在心中是永远不变的风景。每当我闭上眼睛,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那片熟悉的土地,每一个都留下我童年足迹的角落。阳光下那美丽的田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袅袅炊烟中飘浮着的家的温暖。
  故乡的温暖,就像一盏永不熄灭的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

  (张儒学,重庆市作协会员,大足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