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报记者陈俊希
时下正值春耕备耕时节,江津区各镇街纷纷抢抓农时,积极开展水稻育秧工作,提高秧苗质量和育苗效率,为春耕生产跑出“加速度”。
3月21日,记者走进江津区油溪农事综合服务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育秧架,架子上摆放着绿油油的秧苗,长势喜人。与传统育秧有所不同的是,这里的育秧已从田间搬进了工厂,智能化高速精量育秧流水线正开足马力生产。
“以前播种全靠手工,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现在有了这些机器,工作轻松多了,效率还提高了好几倍。”负责看守机器的王先生感慨道。在育秧车间里,工人们娴熟地利用育秧生产线开展自动化育秧,育秧盘接连不断地随着传送带运往下一道工序。摆盘、装土、撒种、浇水、覆土、叠盘……不到10秒,播种工作就完成了。
“培育4000多亩地的秧苗,去年40人,差不多20天才完成。今年用机械化育秧,只需 10个人用15天就完成了,和去年比节约了接近6万元。”油溪镇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刘香兵说。这一高效的生产能力,不仅让种植大户节约成本,也可以让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
据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智能育秧技术的推广应用是江津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通过智能化管理,育秧周期缩短了20%,秧苗成活率提高约10%,同时大幅减少了人力成本。
近年来,江津区农业农村委积极推广工厂化育秧技术运用,并给予农业企业、农业合作社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目前全区共建起了7个育秧基地,不仅让农户省心省力,还确保了秧苗的优质高产,为粮食稳产增收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