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要闻总第689期 >2025-03-26编印

“重庆造”闪耀全球造车腹地
渝车出海再提速
刊发日期:2025-03-26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汽车是“重庆造”的代表产品,也是重庆外贸出口的“潜力股”。
  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2025年长安汽车品牌欧洲发布会,在德国美因茨举行。旗下三大品牌九款新车联袂登场,这也意味着重庆龙头车企——长安正式开启大规模进军欧洲市场的战略布局。
  德语开场、英语演讲,当地时间3月21日,长安汽车品牌欧洲发布会在德国美因茨拉开大幕。随着三大新能源品牌九款新车的亮相,长安汽车正式吹响了进军欧洲市场的号角。从战略愿景走向全球造车腹地,“渝车出海”也迎来新的里程碑。
  作为汽车发源地,欧洲尤其是德国的汽车工业,有着极强的创新精神与技术实力。“重庆造”在当地的高调登场,其背后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按照相关计划,深蓝S07预计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上市。未来3年,将陆续投放8款产品。与此同时,经销商网点也在加速布局。今年年底以前,将扩展至少10个欧洲区域市场,2028年在整个欧洲建立业务。
  2023年4月,长安汽车发布了全球化的“海纳百川”战略。截至目前,长安在全球已拥有15家全资工厂和12家合资工厂,并完成了东南亚、中东非、中南美、欧洲、欧亚五大区域品牌布局,建立起超过9000个渠道网点。加速开拓国际市场的重庆车企,不仅仅是长安汽车。截至今年1月,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已覆盖62个国家,拥有超300家经销商,累计出口汽车超50万台。汽车“新秀”睿蓝,2024年也开启了出海之旅,并于当年11月登陆印度尼西亚和西班牙,目前已在东南亚、中东、东欧、拉美等谋划了17个海外区域市场。
  一次次叩击海外市场大门,“重庆造”汽车敢于“亮剑”,底气在于技术实力。
  近日,阿维塔进行了阿维塔06全球首测E-NCAP2026线上直播。E-NCAP 2026是欧洲汽车安全性能测试领域的全新标准,在欧洲乃至全球都是最严苛的安全测试之一,将于2026年起正式实施。在测试中,阿维塔06以100km/h的相对速度成功挑战双车对碰,安全气囊瞬间弹出,A柱无损伤,四门正常打开,假人零损伤,成为行业首个通过此项“大考”的车型。
  这样的精彩亮相,对于“重庆造”汽车来说,已不是第一次。北纬29度、东经106度——中国重庆,北纬48度、东经2度——法国巴黎。去年10月,一项壮举在两座遥远的城市间诞生。8台“重庆造”新能源汽车,沿着“陆上丝绸之路”,途经陕西西安、新疆霍尔果斯、土耳其、德国等数十个世界知名城市和地区,历时38天,行程近15000公里,最终抵达法国,现身巴黎车展。一路上扛住沙漠、戈壁、高温、暴雨等极限考验。当车队行驶到巴黎凯旋门前,这张“合影”也定格下了中国汽车工业史上值得铭记的时刻。
  再把视线转向2025年总台春晚重庆分会场,780辆“重庆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问界M9围成12个同心圆,国家艺术体操队在圆心“起舞”,所有车身灯光形成数控灯阵协同联动,闪烁变换出耀眼字符。百万像素智慧灯光系统和毫秒级协同技术,成为“重庆智造”的鲜活注脚。
  这样一个又一个高光时刻,是重庆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万亿级的主导产业,加快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的写照。重庆目前已拥有19家整车企业、1200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构建了覆盖“三大系统、12大总成、56种部件”的全产业链条。“重庆造”汽车,在研发投入强度上达到3.1%,高于全国1.3个百分点。2024年,重庆出口汽车47.7万辆,同比增长29.6%,货值431.1亿元,同比增长30%。“渝车出海”计划实施的第一年,首战告捷。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渝车出海”既走得快也走得稳?跨越山海的通道,为外向型经济连缀起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个月的21号,一列满载200台长安汽车的铁路JSQ专列,从重庆鱼嘴站驶出。这也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首次采用JSQ车衔接滚装船,实现铁海联运。
  这趟JSQ专列从重庆出发后,将经西部陆海新通道,直达广西钦州港,随后通过滚装船,发往阿联酋迪拜杰贝阿里港。重庆长安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国际事业部常务副总经理肖红介绍说,以前重庆的车企出口主要有两条通道,一个是长江滚装,绿色型驳船到上海,通过海通码头出口。另外一条通道就是重庆笼车到广州的南沙,从南沙港装船出口。这次和陆海新通道一起打造新的出海通道,车企将提升运输时效8%到15%,成本降低3%到5%。
  作为铁路特种运输装备,JSQ专列是指专门为运输商品汽车设计的铁路专用班列。跟使用传统集装箱相比,JSQ专列具有多重加固保护结构,并且可供车辆快速驶出,大幅简化装载流程,具备单批运量大、装卸效率高、运输成本低、安全性能好等多重优势。等到商品车抵达钦州港,货物可以直接换乘专用滚装船,无需拆解重新装箱,进一步降低了运输损耗。
  陆海新通道运营重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邓倩表示,这为西部地区出口汽车出口中东、东南亚等市场提供了时效更短、装载量运量更大的物流解决方案。
  为加速渝车“出海”,重庆创新运输模式、拓宽出口渠道、压缩通关时间、开行汽车专列……除南极洲外,现在全球六大洲都能看到“重庆车”的身影。
  在重庆市综合经济研究院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李权看来,当下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在稳定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是重庆推动汽车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的关键一环。2024年,全市整车年出口量占全国整车年出口量比重已超8%。要实现2027年比重达10%的目标,建议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以下四方面发力。一是要支持汽车企业多元化出口。继续鼓励重庆本土整车企业与海外汽车企业合作,加快建立本地化销售网络。同时要积极拓展汽车贸易模式,鼓励整车企业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加快形成“整车+散件组装+本地化运营”的发展模式,以突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整车出口的关税壁垒。二是要提升对外通道出口能力。鼓励汽车物流龙头企业建立海外仓,进一步降低“渝车出海”的物流成本。三是要增强企业的海外市场应对能力。深入研究海外市场相关政策法规,帮助重庆汽车企业了解、参与海外市场政策法规制定,规避海外市场风险。四是要扩大“重庆造”汽车品牌影响。强化汽车标准认证体系建设,完善汽车检验检测认证认可能力,加大重庆造汽车品牌境外宣传力度,扩大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优势。
  制造业是重庆的“家底”,而汽车产业则是“家底”中的重中之重。在全球汽车产业大变革之际,我们期待着,更多的“重庆造”走出国门、“圈粉”全球。

  据新重庆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