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685期 >2025-03-20编印

骚扰没商量 AI成“帮凶”
刊发日期:2025-03-20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喂,您有一笔28万的银行授信就要到期了,我这边可以替您办理申领哦”“您好,利率低、秒放款、无须抵押,最近有资金需求吗”“尊敬的用户,我是XX电商平台的客服。您最近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请按流程办理退款”“你好,哥哥,我是小王啊,不忙的话来我们这里看看房嘛,花园洋房带电梯,位置好,价格便宜,还有一个大礼包哟”……
  类似从天上掉馅饼的电话,每天再不接也有好多个,大多数消费者都有过类似经历。从办理贷款到退货退款,从保险推销到房屋买卖,从“特殊”服务到婚姻介绍等等,五花八门的各种电话从四面八方袭来。您如果接了,对方一股脑儿给您介绍人在家中坐、钱从天上落的好事,结果按照对方的指引去操作,自己银行卡里的钱却不翼而飞,如梦初醒为时已晚;如果不接,又担心是亲戚朋友的新号码把正事给耽误了。真的是好烦人啰。
  今年央广总台“3·15”晚会曝光了行业乱象之一的是广大消费者不胜其扰的骚扰电话,影响了广大群众的情绪和正常生活,增加了社会不信任感和焦虑感。
  近年来,互联网上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外呼”业务,外呼公司的重点就是帮助商家向手机用户拨打自己的营销电话,谓之“电销”。这些外呼公司以“高效触达用户”“精准拓客”的口号招揽生意,而且这门“生意”从以前的人工服务升级为通过AI智能机器人不知疲倦地操作,且“AI模式”已经成为行业主流。
  AI智能机器人原本是生产生活中提升效率的得力助手与“神器”,现在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拨打骚扰电话的“帮凶”和“幕后黑手”。它们不知疲倦地拨号、模仿人类的声音,让接听用户难辨真伪,甚至根据接电话者的反应调整话术,成本低、效率高、规模大。
  据报道,一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对外宣称曾服务过5000多家企业,已经成为市场上外呼智能机器人技术上的第一梯队,承接的业务涉及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建筑施工、金融贷款等行业。一台外呼智能机器人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万元上下,平均每天可以拨打上千个营销电话,工作效率远超人工客服。
  几乎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都接到过花样翻新的各种营销和诈骗电话,这背后还有一大“帮凶”,就是专门提供大数据支撑、帮助骚扰电话实现精准投放的“大数据公司”。他们通过抓取用户的浏览行为,获取手机号码和用户的其他个人信息,打包出售,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黑色产业链。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表明,无论是外呼智能机器人,还是真实的电话营销人员,不经消费者同意拨打此类营销电话,都属于违法行为。
  消费者在强化法律意识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睁大一双智慧的眼睛,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在遭遇不明和奇怪的骚扰电话时,提高警惕,不要迷恋甜美动听的诱惑,及时挂断拉黑,让骚扰者无处藏身,让成为“帮凶”的AI“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