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报记者李慧敏
近日,铜梁高新区铭利达高端新能源汽车镁铝合金精密结构件生产项目现场,运输车辆穿梭,塔吊来回运载,桩基施工已近尾声,整个建设现场紧张而有序。
重庆铭利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铭利达科技)二期项目,是铜梁区2月22日集中开工的项目之一。而当时距离铭利达科技拿到施工许可证,才刚刚过去不到一周。
铜梁区由高新区管委会牵头整合政务资源、优化审批流程,在工业项目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实现当日领证、即刻开工。铭利达科技就是这项审批制度改革得益者之一。
三线并行同步推进
传统的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往往涉及多部门串联审批,耗时长达数月。铜梁区将服务前置,经审核确定列入“拿地即开工”项目储备清单的项目,按“规划许可、施工许可、配套手续”三线并行、同步推进,从而实现拿地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人防报建批复文件、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事项快速办理。
“拿地意向单位满足条件,原则上在工业用地项目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工程规划许可证当天核发获取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铜梁高新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政务服务科科长李川介绍。
以铭利达科技为例,相关规划方案审查、施工许可等环节前置至土地供应阶段,原本需1个月完成的审批流程,如今交地当日即可一次性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关键证照,为项目抢出至少30天的建设时间。
“三线并行同步推进,大大缩减了我们的审批时长。”铭利达科技人事行政主管宁朝钢介绍,二期计划年产铝型材2万吨。这样一个项目此前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包括前期手续可能都要几个月。但是现在省下来的时间,有望在今年9月份就完成整个工期的建设。
高效服务项目用地
企业能够“轻装上阵”,得益于服务前置、容缺审查、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服务举措。
“围绕高效服务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投产,我们建立了高效优质服务建设项目空间和要素保障机制,选址论证、土地供应和方案指导‘三提前’。这些改革措施,能够真正实现‘交地即交证’,也为后期建成之后的验收提供了有力保障。”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高志刚介绍。
铜梁将竣工验收涉及的5个测绘事项整合为1次综合性测绘,测绘周期压缩70%、费用降低20%,竣工测绘到确权登记最快4个工作日办结。这种“减法”思维下的流程精简,既符合法律框架,又释放了行政效能。
“我们建设的标准厂房都是面向中小企业定制发售,资金能够及时回笼特别重要。”万洋众创城开发报建经理谢晓丽告诉记者,按照“拿地即开工”审批服务模式,从前期的报批报件到后期验收后交付交证,从过去的18个月缩短到8个月,减轻了企业的资金压力。
办事不出园区所
企业流程做“减法”,部门服务则做“加法”。
铜梁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审批权限下放至园区,高新区范围内各类规划选址、土地供应、规划许可、竣工核实、不动产登记等5个环节均在园区所整合集成,与高新区管委会企业服务中心联合提供一体化闭环服务。同时,建立项目联系清单形成项目负责制,企业服务专员分别联系对应项目,全流程指导服务,项目业主从头到尾只找“一个人”。
“规划、设计方案审查、施工许可证这些手续在园区就办好了,不用一趟趟往城区跑,有效节约企业时间、资金成本。”重庆天齐锂电新材料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张丽说。
截至目前,已有18个重大项目纳入铜梁“拿地即开工”入库清单。“拿地即开工”模式为铜梁的产业集聚按下了加速键。2025年一季度,铜梁集中开工项目42个,总投资84亿元,其中制造业项目占比过半,涵盖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