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李东陈柯男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坚的关键一年。今年,大足区将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共进,从产业升级、“无废城市”建设和生活方式倡导等方面精准施策,全力推动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
在产业升级方面,大足区将助力工业企业实现绿色转型。大力实施清洁生产审核,推动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重点领域和行业,开展节能降碳增效行动,鼓励企业加大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同时,严格执行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加强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管,坚决杜绝“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实现减排降碳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互动,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大足区将加强建筑垃圾和城镇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和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提升垃圾处理的无害化和资源化水平。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回收网络,加强塑料废弃物、固体废物、生活污泥等的资源化利用,确保城市污泥和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始终保持100%。计划新创建“无废城市细胞”30个,进一步扩大“无废城市”建设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大足区还将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持续推进“近零碳公共机构”和“无废公共机构”创建工作,发挥公共机构在绿色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开展美丽重庆建设宣传“六进”工作,借助“六五”世界环境日、“小手拉大手·环保齐步走”等系列宣传活动,广泛普及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营造全民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政府推动的产业升级政策对我们企业帮助很大,在减少污染的同时,也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我们也会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大足区龙水镇一企业负责人表示。
通过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深化“无废城市”建设和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大足区在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同时,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有望在美丽重庆建设中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