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渝报记者邓小强
3月8日晚,渝派舞剧《天下大足》全国巡演第二站走进广西南宁。这部用舞蹈演绎大足石刻文化的舞剧,生动展现了川渝人文风貌,其中扑面而来的烟火气、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打动了南宁观众。记者随机对走出广西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的10余位观众进行采访,他们全都给出极高评价、打出高分。
南宁市民梅女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称赞舞剧《天下大足》舞台场面壮观,舞台布置和演员的表现力都非常震撼,尤其是演员双人舞、群舞的部分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展现亲情、爱情、友情的细腻表演让她深受感动,一时间热泪盈眶。看完舞剧,梅女士产生了去重庆看大足石刻的念头,她身旁的小女儿也有强烈意愿。
看完上半场,中场休息的时候,南宁市民叶子女士决定要去打卡大足石刻,此前,她对大足石刻一无所知。“我之前只去看过龙门石窟,这是第一次听说大足石刻,看了舞剧后,很想去重庆实地看看大足石刻。”叶子说,舞剧《天下大足》给她的感受是大气磅礴、舞技精湛,细节也很到位,值得细细品味。
这部舞剧为南宁小学教师赵女士打开了欣赏大足石刻艺术的新视角。15年前,她看过大足石刻,当时对崖壁上的世俗人物造像存在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理解。这次观看以平凡的石雕匠人为主角的舞剧,她瞬间找到了答案。“舞剧《天下大足》之于我的感受,就是考古人员看到兵马俑唇上指纹的感动:这是一群新中国的青年与千年前民间艺术对话的一次尝试。”赵女士说,舞剧《天下大足》传承的是文明的接力棒,传世的是匠心的试金石,口耳相传的是乡土的记忆密码,衣钵相传的是技艺的庄严承诺,在无常世事中心手相承,铸造了这不朽传奇。就此而言,每个中国人都是有千年记忆传承的人,真幸运。“如果再去大足,我一定会从这部舞剧的叙述角度去观看和倾听,听那一凿凿锤响背后千年前普通人的努力和热爱。”她告诉记者。
广西音乐台记者黄俊杰认为这部舞剧技术好、故事好,体现了演出单位东方演艺集团的硬核实力。“灯光、视效、舞蹈编排,都非常完美,为舞剧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黄俊杰还认为,剧情设计比较好,例如,用采莲女的柔美衬托出石雕工匠们的硬挺气质和坚韧精神,很有艺术感染力。
广西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丘意腾抱着学习知识的想法来看舞剧,看到了古人生生不息的精神和大足雕刻艺术的出色。这部剧尤其让他感到惊艳的地方在于舞美、灯光效果,以及所有演员在舞台上的配合。那种整齐划一的表演令他印象深刻。看完舞剧之后,他很想去看大足石刻。他有些难以想象,届时真的见到几十米崖壁上的石刻群时,内心会有多震撼。“对于这部舞剧,总分100分的话,我可以打出98分,剩下两分没给,是希望舞剧《天下大足》演出团队能多来南宁演出。”他说。
“我打95分。”观众肖丽萍女士说,剧中工匠们的顽强不屈、生生不息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她。
“看剧的感觉很震撼。工匠们雕凿大足石刻经历了很多磨难,会有很多意外发生,能留下世界文化遗产,确实非常不容易。”南宁网友“拌盐”说,观剧过程中,她被剧中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徒之间真挚的感情触动,当即在小红书上作了看剧推荐,呼喊她的小伙伴们都来看后续的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