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672期 >2025-03-03编印

流量再大也没有法大
刊发日期:2025-03-03 阅读次数: 作者:罗义华  语音阅读:
  

□罗义华

  被誉为全国超市界天花板的河南许昌胖东来超市,近日遭遇了意想不到的烦恼:出了个“红裤衩事件”挺闹心,还上了热搜。
  2月4日,一位抖音博主发布视频,哭诉自己在胖东来购买了一件39.9元的红色内裤除了“严重掉色”,还导致皮肤过敏。博主展示了红肿的皮肤,指责胖东来“卖假货”,并抱怨售后处理敷衍了事——虽商家同意退款、补偿保温杯和几百元现金,但未安排车辆送医,员工推卸责任。
  此视频迅速引发关注,播放量过亿。“胖东来翻车”等话题登上热搜。
  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购买红裤衩博主的真实身份也被网友扒拉出来,名为“两个小段”的博主可不是什么“小人物”,而是拥有140多万粉丝量的网红。博主声泪俱下控诉胖东来客服和主管处理问题的敷衍态度,痛诉自己的“惨痛”经历,引起了不少粉丝的关注和同情。
  备受人们追捧的胖东来被推上了风口浪尖,网友纷纷对胖东来的产品质量和服务态度产生了深深的质疑。博主的粉丝量也因此噌噌地往上涨,狠狠地刷了一波存在感。
  本着寻求事件真相的原则,近日,胖东来发布了一份长达53页的详细调查报告,事件迎来大反转:质量问题不成立,涉事内裤送检三家权威机构,掉色程度符合国家标准,过敏与产品质量无直接关联;博主疑点重重,调查发现,该博主3年内竟发起287次投诉,多次通过索赔获利,疑似“职业碰瓷”。
  在发布了详细的调查报告后,胖东来举起了法律的利剑:起诉涉事博主,拟索赔100万元。并强调:“绝不容忍恶魔诬陷”。
  “胖东来红裤衩风波”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流量再大的网红,也必须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活动。如果捏造事实,以欺诈“碰瓷”等手段谋利,势必受到法律的惩处。
  网民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如果随意发表意见,会造成以讹传讹的后果,不断扩大,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对热点事件当冷静待之,勿听一面之词,等有了官方的权威发布,再发表观点也不迟。
  对消费者,维权需理性,莫让情绪绑架真相;对企业,服务要周到温暖。面对恶意,必须亮出法律之剑;对社会,只有增强法律意识,敬畏规则,才能让善良不被利用,诚信不被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