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天下大足总第663期 >2025-02-19编印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宣传部
2024年第四季度“大足好人”候选人公示启事
刊发日期:2025-02-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邓启兵

邓启兵

于海江

于海江

刘享英

刘享英

张明虎

张明虎

覃绍燕

覃绍燕

马娳娜

马娳娜

罗登祥

罗登祥

蒋小宁

蒋小宁

蒋静

蒋静

  

广大市民:
  为深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弘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风尚,助推全国文明城区创建,区委宣传部常态化开展了“大足好人”评选活动。经群众推荐、资格审核、综合评定,已评出邓启兵、于海江、刘享英、张明虎、覃绍燕、马娳娜、罗登祥、蒋小宁、蒋静等2024年第四季度“大足好人”候选人8名(组)。现通过《新渝报》、掌上大足等媒体进行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各界群众若有认为候选人存在违德违纪违法或事迹“失实”等情况的,欢迎通过以下渠道向我部反映,我部将予以认真核实处理。公示期为2025年2月21日起至2025年2月26日。
  联系电话:18996296186;
  电子邮箱:43769316@163.com;
  联系地址:大足区棠香街道三环北路东段1号(区委宣传部收)。

  中共重庆市大足区委宣传部
2025年2月


2024年第四季度“大足好人”候选人名单及事迹简介

  1.邓启兵——为石刻瑰宝“建户口”的“好文物人”(“敬业奉献”类别)
  邓启兵,男,1976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足石刻研究院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
  邓启兵扎根文物保护一线工作28年来,记录下5万余尊石刻造像的详细资料,参与《大足石刻全集》《巴蜀石窟全集》编撰项目,为大足及四川等地的石刻文物保护传承作出突出贡献。曾获评“重庆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先进个人”等荣誉。
  邓启兵于1996年在大足石刻研究院参加工作后,先后从事讲解员、监测员等工作。于2002年调至考古研究中心,从事文物调查与研究工作。大足石刻拥有141处石窟,多散布在偏远乡野,数量多、距离远,很多地方不通公路,因此邓启兵的工作面临着设备运输不便、工作条件艰苦、食宿保障困难等挑战。但邓启兵满怀对文物的热爱,背设备、顶烈日、冒大雨、睡帐篷,认真完成对每尊石刻造像的勘探和记录。22年来,他与团队成员累计为5万余尊大足石刻造像建了档案、立了“户口”,将它们系统地纳入到了文物保护体系之中。2004年至2018年,邓启兵作为骨干成员,全程参与《大足石刻全集》考古报告的编撰出版,重点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5处石窟进行了系统的考古学研究,有效推动了石刻研究保护工作的开展。该报告的出版填补了我国在大型石窟领域出版系列考古报告的空白,获得了国家文物局和学界的高度赞誉并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2023年,他参与编撰的《大足石刻总录》正式出版,为学界呈上大足石刻第一手的珍贵资料。2023年3月,他投身于《巴蜀石窟全集》编撰项目,带领项目组成员完成了重庆合川、潼南,四川安岳、广元、巴中、成都等地区250余处石窟寺6600余个龛窟的现场调查工作,为巴蜀石窟资料抢救性收集整理与编撰作出了突出贡献。2024年4月至今,邓启兵又奔赴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第一线,带领专班完成全区925处不可移动文物的现场复核,登录新发现文物70余处,为科学制定文物保护利用政策制度奠定了扎实基础。同时,他还担任铜梁、大足两个区的四普定点指导专家,认真履行指导和督查职责。邓启兵还刻苦钻研,提升业务能力,在石窟寺研究领域不断取得成果,累计在《艺术史研究》《石窟寺研究》等期刊发表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20余篇,参与《重庆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报告》等多部专业著作编撰,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主持并参与重庆市及大足区各类科研项目9项。
  (推荐单位:大足石刻研究院)

  2.于海江——用心守护血液安全的“好医生”(“敬业奉献”类别)
  于海江,男,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足区中医院检验科主管检验师。
  于海江从事输血检验工作10年来,认真仔细做好检验的每项工作,自己也无私奉献积极献血,用心用情做好血液守护人。曾获“拉萨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优秀援助医疗队员”等荣誉称号。
  于海江自2014年从事检验、输血工作以来,深知输血检验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临床用血和患者身心的安全,一直对工作高度负责、精益求精。为了守牢血液质量生命线的底线,他针对血液管理复杂繁琐、血液供应不稳定等问题,牵头完善梳理完善输血管理制度10余项,通过强化团队的技能培训等措施不断提升输血队伍的综合素养,严格规范血液保存、输血申请、标本采集送检、配血、取发血及临床输血流程,不断提升了血液质量安全。个人年均检测及审核报告5000余份,输血检测2700人次,检测结果零差错。面对献血招募压力,于海江总是积极沟通临床并用耐心和细心化解对献血群众的担忧,用专业的医学知识为献血者答惑解疑,详细解读献血、用血政策,贴心提供用血报销便民服务举措。自己更是以身作则,积极响应献血号召,累计献血12次,献血量达3500毫升,其中为抢救病人紧急献血3次,发动身边同事亲友献血量约4万毫升。
(推荐单位:区中医院)

  3.刘享英——对瘫痪丈夫精心照顾的“好妻子”(“孝老爱亲”类别)
  刘享英,女,1971年4月生,大足区宝顶镇天宫村1组村民。
  刘享英24年来对瘫痪丈夫悉心照顾,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整个家庭,获得了周边群众的普遍称赞。曾荣获“宝顶镇勤俭持家户”称号。
  2000年,刘享英的丈夫为抢救自家失火的房子,不小心从房梁摔下,腰椎粉碎性骨折,从此下肢瘫痪。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刘享英没有退缩,对丈夫不离不弃、精心照顾。因为丈夫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她每天都要定时帮助丈夫进行翻身、擦洗身体、更换尿布。为此刘享英还专门学习了护理知识,定期为行动不便的丈夫按摩,防止褥疮的发生。面对丈夫有时的失落烦躁,她总是面带微笑,轻声细语地加以鼓励,讲述生活中的点滴美好,让丈夫虽然长期卧床,也总体保持了良好的身心状况。在照顾好丈夫的同时,刘享英始终没有忽视对子女的教育,让他们不仅学业优秀,而且经常主动照顾父亲。24年如一日,刘享英用她的坚韧和毅力,让这个家庭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也成为了周边邻里纷纷称赞的“好妻子”。
  (推荐单位:宝顶镇)

  4.张明虎——让脑梗父亲、痴呆母亲安享晚年的“好儿子”(“孝老爱亲”类别)
  张明虎,男,1969年11月生,大足区国梁镇三凤村村民。
  张明虎在2019年父亲突患脑梗、母亲因老年痴呆生活无法自理的时候,舍弃高薪工作,回到父母身边照顾父母生活,为父母减轻了病患痛苦。
  在广州一家外贸企业任职的张明虎,在2019年得知家乡的父亲突患脑梗、母亲阿尔兹海默症加重的消息,立即辞去年薪30余万元的工作,回家照顾父母。回家后,张明虎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照顾因脑梗瘫痪的父亲,为他洗漱、翻身、喂饭。由于父亲大小便失禁又不喜欢穿尿不湿,张明虎便每隔2个小时就为他换洗一次内衣内裤,每隔2—3天就换一遍床单被套。每天照顾好父亲后,张明虎便来到另一个房间给母亲穿衣服,牵着母亲来到堂屋洗漱、吃饭。为了防止母亲半夜乱跑发生意外,张明虎与母亲共睡一张床,并用一根绳子的两头分别绑在母亲和自己的手腕上。半夜只要母亲稍有动静,他就立马知晓起床照顾。因对脑梗和阿尔兹海默症这类病情的康复知识了解不多,张明虎积极请教医生,从康复按摩、日常饮食等方面尽其所能地缓解父母的病况。在张明虎的悉心照顾下,5年来父亲没有因长期卧床得褥疮,母亲的病情也保持了稳定。
  (推荐单位:国梁镇)

  5.覃绍燕——为老人解决“头等大事”的“好理发师”(“助人为乐”类别)
  覃绍燕,女,1985年12月生,大足区三驱镇千佛村村民,三驱镇姐妹理发工作室经营者。
  2021年以来,覃绍燕坚持每周二关闭理发店,走村串户为行动不便的村民和孤寡老人免费理发,为500余名老年人解决了“头等大事”。
  覃绍燕于2017年6月在三驱镇开了姐妹工作室理发店后,由于她为人热心、技术好,生意一直比较兴隆。但她也注意到,镇上及周边村里有很多老年人因行动不便而长期没有理发,严重影响个人的卫生健康。她逐渐萌发了为老年人免费理发的念头。于是自2021年起,每逢周二,她就关闭店铺,带着自己的移动“理发室”——一把梳子、一把剪刀、一个推子、一块围布,来到镇里各村的居民聚居点,为附近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理发。在理发之前,覃绍燕总是先和老人们聊上几句,亲切地询问他们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发型,热情地给他们提出建议。在理发过程中,覃绍燕总是先用湿毛巾为老人们耐心清理,再细致地为他们修剪头发。理发后,老人们显得格外精神焕发,对覃绍燕的热情与专业赞不绝口。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她还主动上门去服务,特别是有些老人长期卧床身上异味较大,覃绍燕也没有丝毫嫌弃,依然精心地为其清洗和理发。三年多来,覃绍燕的足迹遍布三驱镇的18个村社,义务理发累计超过500名老年人。
  (推荐单位:三驱镇)

  6.马娳娜——诚信经营放心食品的“好商人”(“诚实守信”类别)
  马娳娜,女,1986年7月生,大足夯实食品中心总经理。
  马娳娜在经营冷冻食品过程中,坚持诚信为本,加强设施和人力投入,严把质量关保证食品安全,帮助虾农解决滞销难题,热心公益,赢得周边群众的良好口碑。商店被大足区商务委评选为“诚信经营示范店”。
  马娳娜自2010年从事冷冻食品批发行业以来,一直以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食品为经营宗旨。她严把产品质量关,投资十万余元添置先进的冷链监控与管理设备,加大人力投入,加强对冻货储存与运输过程的管理,确保了冻货食品质量稳定。面对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她宁愿自己亏本也从不放宽标准。2023年夏季,她发现一批鸡胸肉及鸭胗在运输过程中解冻后再被复冻,可能会影响其品质,于是她拒绝了供货商提出的折扣处理方案坚持退货,自己承担亏损金额约16万元。她以诚待人,从不拖欠店铺租金和员工工资。她还通过诚信经营换来的口碑多次为周边多个虾场寻找销售渠道,累计销售15万余元,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平台的搭建。同时她热心公益事业,累计捐款捐物5万余元。
  (推荐单位:区商务委)

  7.罗登祥——英勇扑火的“好村民”(“见义勇为”类别)
  罗登祥,男,1976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足区宝顶镇倒庙村3组村民。
  2024年11月7日,罗登祥见本村一户村民家厨房突发火灾,立即不顾自身安危,爬上屋顶用灭火器扑火,最终与村民一起成功扑灭了大火。
  2024年11月7日中午,罗登祥路过本村一户村民家时,发现其厨房起火,火势迅速蔓延,还存在着向外扩散的危险。罗登祥一边大声呼喊“着火啦”,一边寻找工具开始灭火。通过观察他发现屋顶是最便于灭火的地方,但是那里也存在火势更大又容易跌落的危险。但他没有退缩,迅速拿起一个村民从旁边村委会办公室找来的灭火器,飞快攀上屋顶。刚踏上去,火焰产生的浓烟就包围了他,尽管呼吸变得困难,但他屏气咬牙坚持,一边时刻警惕着屋顶坍塌的危险,一边按压灭火器奋力扑灭火焰。在罗登祥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纷纷采取泼水、搬运可燃物品等方式参与灭火。经过村民们的共同努力,火势逐渐得到控制,最终被成功扑灭。
(推荐单位:宝顶镇)

  8.蒋小宁、蒋静——勇斗歹徒制止不法侵害的“好居民”(“见义勇为”类别)
  蒋小宁,男,1980年9月生,大足区棠香街道居民;蒋静,男,1991年7月生,大足区棠香街道居民。
  2024年12月14日晚,蒋小宁和蒋静遇到两名男子正对一名女子实施侵害,二人立即挺身而出,成功制止了侵害的延续。
  2024年12月14日晚22时许,蒋小宁在回家途中,遇到两名男子正对一名女子实施侵害。面对这一紧急情况,蒋小宁一边毫不犹豫地拿起路边的一把铲子,一边大声呼喊路过的蒋静协助。他们一同跑向正在实施侵害的两名男子。蒋小宁一边快速奔跑一边高声大喊:“在干啥子?”两名男子见状,立即停止了侵害行为,起身逃离了现场。蒋小宁与蒋静迅速拨打报警电话,并将受害人护送至安全区域。二人于2024年12月荣获大足区公安局的“见义勇为”认定表彰。目前涉案的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抓获。
(推荐单位:棠香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