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663期 >2025-02-19编印

11个月建成投产、有望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跨界IP合作……
“大足速度+绿源效率”赋能新质生产力
刊发日期:2025-02-19 阅读次数: 作者:  语音阅读:

“绿源集团”重庆生产基地生产线。

“绿源集团”重庆生产基地生产线。

  

□新渝报记者刘星陈安林/文黄舒/图
  2月18日,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源集团”)重庆生产基地内,现代化的生产线犹如条条钢铁巨龙延伸,机械臂灵活舞动,精准高效地完成每一道工序。该基地的正式投产,不仅为大足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更开启了绿源集团书写行业传奇、创造更大辉煌的崭新篇章。

11个月完成从“蓝图”到“量产”的跨越

  当前,随着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叠加实施,大足区在全国、全市发展大局中战略位势更加凸显、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一年前,绿源集团选择落户大足建设生产基地,一方面是看中了大足的地理位置、战略地位和制造业基础,另一方面是集团考察组在考察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大足的自然景观和人文精神。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胡继红回忆说:“特别是区委、区政府、园区干部们雷厉风行的干事劲头,让我们迅速作出了落户大足的决定。”
  落户后,大足区把企业家当作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帮办“墙内事”,包办“墙外事”,当好“有呼必应、无事不扰”的“店小二”,并深入落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企业吹哨·部门必到”机制,项目建设高效推进。
  在绿源重庆基地,一幅自动化生产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自动化的设备高效运转、智能的机器人忙碌而有序,它们各司其职,紧密协作,精准地完成车辆的零部件装配全过程。从去年3月奠基,仅用11个月时间,到今天就实现了从“蓝图”到“量产”的跨越,成为大足区高效服务企业的又一典型案例。
  “重庆基地的迅速投产,彰显了‘大足速度’与‘绿源效率’的深度融合。”胡继红说,是绿源团队踔厉奋发的拼搏奋斗和大足干部只争朝夕的务实作风成就了这场“志合越山海,聚力共前行”的相向奔赴。


产研协同打造智能化生产基地

  据悉,重庆基地落实“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按照“中国制造2025”标准建设,充分吸收了绿源全国智造基地的经验,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为核心驱动,结合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打造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绿源重庆产业基地将整合上下游产业链资源,形成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绿色出行产业综合体,不仅有助于提升重庆及西南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将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区域的协同发展,辐射重庆、四川、云南等中西部省份及中亚和中南亚等“一带一路”国家,与此同时未来有望打造成为西部地区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另一方面,随着产业集群化的趋势已成为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关键力量。作为新能源摩托车产业的重要聚集区,大足区正加速汇聚产业能量。绿源凭借其产业链优势,有望为大足区带动新能源摩托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入。
  在本次生产基地投产仪式上,绿源集团更是将浪潮计划迭代到了3.0版本,共涵盖63家战略供应商、国家级权威检测机构国家摩托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以及由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专家共同组建的绿源轻出行专家智库,共同打造电动两轮车产业创新技术合作组织和共享平台。
  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胡继红表示:“在工业4.0浪潮奔涌、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绿色技术广泛普及背景下,产业加速进化,消费需求与消费群体持续更新迭代,全场景轻出行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的时代已然开启,绿源将紧密围绕技术创新、生产能效、市场表现以及ESG绩效这四大关键指标全方位发力,推动企业迈向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

联名顶流IP实现产品矩阵全面焕新

  在行业周期转型与格局重构的关键时期,绿源凭借创新技术驱动核心市场,加速产品矩阵全面焕新。
  绿源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倪博源表示:“2025年,绿源集团将全面实现核心技术突破、制造体系升级、潮流色彩全新布局、产品矩阵全面焕新及跨界IP的深度合作。”
  目前,绿源集团携手中国流行色协会,共同发布了2025年度四大主题色系——“时光回声”复古惬意、“缤纷萌力”青春主张、“机甲幻影”赛博美学、“流金乐章”轻奢质感,旨在为两轮出行产品注入无限设计灵感。
  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绿源集团还宣布与热门顶流IP“ZANMANG LOOPY(赞萌露比)”达成合作,推出联名系列产品,这一消息瞬间点燃了现场嘉宾的热情。据悉,此次合作不仅涵盖限定版车型,更在周边及体验等多个维度全面创新,包括了头盔、车载生态配件等十余款主题周边产品。
  除了上述方面的一系列新举措,绿源在技术革新方面也在持续发力,始终坚持以用户为中心,聚焦车辆耐用性、电池及续航、智能化这三大核心需求。为此,绿源不断构建和完善其核心技术矩阵,涵盖了核心耐用技术、数字化电池养护系统以及智能互联系统。
  此外,绿源将全面升级制造体系。自2008年在行业内率先引进焊接机器人开启智能化制造之路以来,绿源历经了自动化升级、信息化增效以及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2008年,引入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使生产效率、精度与一致性得到显著提升。2018年,MES制造执行系统的引入,实现了生产设备的互联互通,开启了信息化管理的新时代。2024年,推行研产一体方案,构建数字化协同系统,实现上下游产业链的贯通,全方位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电动两轮车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绿源集团将以重庆基地投产为新起点,积极向“新”而行。通过“技术为本、标准为纲、制造为链”的高质量发展路径,与产业链伙伴紧密协作,推动产业协同发展。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以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产品全球竞争力,为消费者带来更美好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