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重庆)
布谷夫先生这篇《戎装大师(三五三六厂)赋》实乃纵横之大赋,词藻富丽,韵律典雅,结构宏大,文赡事详,大义粲然,彰显时代精神之气,富现“诗赋欲丽”“赋体物而浏亮”的美学特质。
三五三六厂建设于特殊时期,影响远著。那是一个无法忘却的冰冷时期,“冷战铁幕,狼烟滚滚;围堵中国,虎视眈眈”,开篇以十六字精彩描写这一时代背景,“狼烟滚滚”“虎视眈眈”,句法整齐,“狼”“虎”对应,赋感立体。大历史孕育大事件,大背景蕴含大意义。大赋源于这样的大历史、大事件、大意义。开篇十六字既是三五三六厂诞生之因,亦赋之起因。
如果说第一段叙历史背景,相当于时间,那么第二段就进入空间铺排,“天府腹心射洪,川中诗酒之乡”,射洪这一“诗酒之乡”,三五三六厂建设地。这是特美之地,“涪江水碧,树木葱茏,文脉深厚,民风淳朴,天赐良机,军工福地”,从以水和树为代表的风景到文脉、民风,从自然到文化,从视觉到感知,从浅表到深处,包括宇宙,博物洽闻,布谷夫采用排偶、藻饰,博物洽闻,读起来具有汉赋的味道,特别是“荒岭茫茫人烟稀,草木森森鸟兽欢”两句精炼华丽整奇,实属妙笔。接下来是对建设场景的描绘,“林间嬉戏百鸟惊飞,万年沉睡山野苏醒;农夫村姑开眼界,鸡鸣犬吠发和声。会战彩旗迎风招展,建设工地热火朝天……小溪清水当甘醴,煤油灯下绘图纸”。文直而事核,铺张而不夸饰,见人见事,写景述情,叙事状物精到。
第三段从地理空间到意义,直叙三五三六厂的历史价值,从体物到写志,“三五三六志坚心诚,钻研技艺;戎装大师声名鹊起,列装虎旅……三线精神润泽民众心田,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赋介于诗文之间,现代文赋更近于文远于诗。但是,布谷夫用现代诗的形式铺陈意义,让三五三六厂具有了赋的意义表达。
大赋的历史绝不是简单的,它曲折绵延。这是物的蜿蜒、流变,历史大潮卷起物质新世界,三五三六厂变了,“世易时移,转型潮涌”,第四段写“岁月之痕留香”,三五三六厂演变为新的空间,过去沉淀为历史,场景幻化为遗迹。
大赋之大还在于大情感的表达,布谷夫用两段写感叹之词,壮哉,妙哉。壮,壮丽的画卷,壮阔的英雄之歌,“一曲国防建设英雄壮歌,一幅三线建设年代画卷。国家工业化,圆百年大梦;国防现代化,固千秋金安”;妙,变化之妙,发展之妙,“三五三六背影渐远,如梦如烟乡愁愈浓。工业遗址,铭刻三线不朽记忆……看今朝,三线建设博物馆,军装蝶变展览馆”。
不歌而诵谓之赋。《戎装大师赋》韵散相间,朗朗上口,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甚至更长的句子,重辞藻而不夸丽,自由发散,驰骋才华,展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铺陈写物与感怀之词相结合,历史与现实交融,思想情感相兼,有骨有肉,虽读千赋,仍有必要读读布谷夫先生的《戎装大师赋》。
(刘涛:文学博士,高级编审)